2020年8月14日,亿欧独家消息,私人定制眼镜品牌伯睿琦光学于近日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翰视资本。
伯睿琦光学是一家3D定制眼镜框研发商,专注于从事精准视光配镜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设计,通过三维扫描、参数化设计、3D打印等技术来制作适合每个独特人脸的个性定制化眼镜框架。
伯睿琦创始人/CEO殷昊东向亿欧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自身业务的升级迭代和技术的研发,将不断探索更适合的新材料用于3D打印,将人脸数据化进一步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不断完善后端柔性生产供应链环节,进行发挥其更大的价值,为线下产业赋能。
此前殷昊东在接受亿欧访谈时就谈到过,伯睿琦将用户配镜时主动提供脸型佩戴数据通过AI建模并投射到3D打印工厂,在材料创新的同时,也形成最匹配最适合最宜于眼部健康的定制眼镜,并发掘其中的共性数据价值,纵向赋能传统眼镜产业上下游,打磨“零库存”先销后产的一体模式。
目前伯睿琦已与数百家连锁眼镜门店合作,横向与韩国、德国等高端眼镜品牌连锁以及眼镜设计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眼镜产品已逐步拓展到海外连锁门店,并且创新的新眼镜门店培训基地已经投入运营,3D工厂第一阶段已建设完毕,且已批量投产销售。
在殷昊东看来,眼镜行业未来肯定是体验服务,顾客通过数据算法在线上挑选最适合自身的眼镜,线下进行体验和试戴。同时,这样的模式也可以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效率,并最终形成可沉淀的数据库,并赋能生产链,并可将数据进行再次产品化。
所以伯睿琦主张的是,线上为主,线下体验为辅,互相配合的配镜模式。经过与数百家线下门店的合作,已经将人脸数据化与3D打印相结合的眼镜推向市场。
不过,伯睿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门店端库存挤压现金流”、“产品以预成品为主,难以满足特定需求”等传统线下眼镜店的痛点,但仍然面临着线下眼镜店成本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局面。
殷昊东介绍,从线下眼镜店的成本结构来看,现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伯睿琦接下来要发力的一个重要点,辅助线下眼镜店调整成本结构,降本增效。
他进一步举例说到,基于伯睿琦自身对线下基地一年多时间的实操运营,一家传统的线下眼镜店,房租成本占到30%,货品成本占到30%,人工成本占到15%,设备成本占到15%,运营成本占到10%,这样的成本结构导致了很多线下店利润低薄,但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伯睿琦将在下一步对业务进行迭代升级,在原有线下B端合作的基础上推出“云上眼镜店”的模式,对线下实体店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物理空间及线上数据价值的挖掘,改变传统线下眼镜店的成本结构,提升销售额。
“云上眼镜店”会将线下门店的面积控制在30m²左右,主要开在园区、写字楼、商圈内,功能将包含商品陈列、验光、体验等,利用手机软件等功能将人脸数据化进一步落地应用。经过测算,一间改造过的“云上眼镜店”的成本将比原有实体店成本下降50%,销售额可提升20%-30%左右,极大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成本结构。
云上眼镜店(YunOptic)
同时,殷昊东强调,“云上眼镜店”的模式将对已经和伯睿琦合作的线下B端实体店开放优先级。一方面,在老店改造方面,主要包括系统改造、陈列道具两个层级,分步骤按需求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未来伯睿琦可能也将开展“云上眼镜店”自营模式的探索,通过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将新模式落地。
他透露,“云上眼镜店”具体产品将在9月份正式发布。
在未来,除了对业务上的迭代,伯睿琦也将持续探索人脸数据化,这部分数据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同时也是柔性生产供应链的核心基础。
定制眼镜业务从三维扫描采集到人脸数据,人脸数据经过AI参数化设计算法,形成定制眼镜模型数据,模型数据同步传递给3D打印机(柔性生产)进行生产,后续的加工质检物流环节依然依托来自订单的其它信息。因此,在殷昊东看来,数据是柔性生产供应链的基础,更是核心。同时人脸数据也是“云上眼镜店”的前端数据支撑。
同时,从后端柔性生产供应链来看,伯睿琦所做的3D智能打印眼镜架,目前的生产材料是有局限的,这不是一家所能决定的,需要行业的整体升级,虽然中国的材料技术在不断突破,发展特别快,但在应用时也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这才是关键。
此前有关伯睿琦创始人/CEO殷昊东接受亿欧访谈实录:
“云访谈”第6期之严选种子系列:柔性制造是眼镜工厂智慧化关键
圆桌对话系列丨眼镜产业人脸数据化,新场景缔造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