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的预测,1950-2050年100年内,全球城市化率将翻番,2050年将有68.4%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与此同时,交通堵塞、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将愈加严重,城市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新兴技术成熟,用先进技术解决城市问题,正成为大势所趋。未来,被人工智能武装的智慧城市,将引领城市发展。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多个省市围绕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路径。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均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在新一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也在加速。
2020年9月16日-17日,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市金融工作局承办的“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
智慧城市论坛是本次西安硬科技创新大会的议程之一。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智慧城市领域专家汇聚云端,共同探讨在技术与场景的碰撞下,城市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种种管理问题开始涌现,“智慧城市”成为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根据IDC发布的《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全球智慧城市相关支出规模增速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放缓,但预计中长期将恢复并保持15%以上的增长态势。至2020年,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支出第二大国家。
智慧城市之所以有巨量市场,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比如传统监控条件下,案件、突发事故等需要管理者用肉眼去识别视频,而通过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将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与后端数据进行比对,秒级处理上万个摄像头拍摄到的数据。
随着技术愈加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智慧城市领域。阿里云、腾讯、华为、海康威视、平安等巨头开始了积极布局。除此之外,一些新型技术企业也瞄准了这一巨大市场,通过研发和运用新技术,不断推出各种产品方案,比如云天励飞、商汤等。
由此可见,随着技术进一步落地到场景,越来越多的碎片化场景亟待挖掘,广阔的市场空间亟待填充。
智慧城市建设一大突出特征便是管理场景碎片化,因此城市整体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政府在其中便起到的了关键作用。
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中央加速推行,地方政府也加快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仅2020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行政机关共发布了9项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陕西省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一直走在前沿。201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1年,网络互联互通率达到95%以上,汇聚政务数据80%以上、城市数据90%以上;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达到全国前列,其中2-3个城市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便承担了建设标杆型智慧城市的任务,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
2018年1月1日,西安开通了支付宝地铁手机扫码过闸,成为西北地区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第一城;
2019年1月,西安曲江大雁塔南广场、曲江大悦城成为全球首个刷脸支付商圈;
除了移动支付,在智慧政务方面,西安也有不俗表现。2018年6月,西安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许多政府服务部门在支付宝、微信上都开设了“服务窗口”。并且,西安是全国首批把社保卡放进支付宝的城市,各大医院开通了线上预约,移动支付等便利服务,市民在支付宝刷脸认证后,就能直接领取电子社保卡。
政府的大力推动加之企业积极入局,西安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西安2019年7月,国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将西安评为“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之一,西安也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首个移动支付智慧城市。
2021年,对西安来说,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运会将在西安举办。西安将“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作为办好十四运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其将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升级。
9月17日上午,“2020年硬科技创新大会智慧城市论坛”将在云端举办,行业内企业家和学者将一同探讨:在场景爆发的智慧城市领域,AI等新兴技术如何与城市管理结合?目前已经遇到了何种挑战?又存在哪些解决方案?相信未来,随着解决方案愈加成熟,将有更多城市愈加智慧化,这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