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滴滴旗下业务已经覆盖几乎与出行相关所有板块,并且还在向电商、旅游及支付业务扩张。然而滴滴的主要价值应该以技术为核心,单纯的业务的扩张只会是空中楼阁。
本文转自未来汽车Daily,作者程潇熠,经亿欧汽车编辑,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尚未实现盈利的滴滴,被胡润研究院给出3700亿元的高估值。
8月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蚂蚁集团以1万亿元估值蝉联第一,字节跳动以5600亿元估值蝉联全球第二大独角兽,其估值上升了600亿元。滴滴出行以3700亿元位列第三,超越陆金所、SpaceX、快手、菜鸟网络等企业。
两位关注汽车出行行业的投资人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表示,滴滴不值这个估值。投资人的态度并非意料之外,毕竟近几年滴滴在私募市场的估值正在不断下滑。
2019年5月,Uber作为滴滴的持股股东,在上市时披露滴滴估值为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2亿元)。
与此同时,有股东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滴滴13.75万股股份,根据公告,滴滴整体估值为550亿美元。不过,股权转让出售价最终按照475.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18亿元)的估值进行交易。
滴滴已经是国内出行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为何估值不升反降?现在的滴滴到底值多少钱?
行业前景制约估值价值决定价格,滴滴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业务莫过于自动驾驶。
一个成功案例是,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今年首次融资总金额超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打平了中国所有造车新势力2019年的融资总额。据摩根士丹利估计,Waymo的估值已超过千亿美元,而特斯拉目前市值不过1500亿美元。
今年6月,滴滴在上海嘉定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开始测试自动驾驶载人服务,据路透社报道,滴滴计划到2030年在其平台上运营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与特斯拉的“影子”模式类似,滴滴网约车积累的大量道路及车辆运营数据均可以用于自动驾驶训练。据滴滴2017年发布的出行企业公民报告,截至2017年,滴滴已覆盖中国400个城市,日订单达2500万单。按照每单5公里计算,一年累计里程数超过450亿公里,近10倍于特斯拉2020年影子模式下自动驾驶里程数。
此外,滴滴已与沃尔沃、北汽等头部车企达成了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据彭博社报道,滴滴出行计划今年雇佣超200名员工,输入其自动驾驶全资子公司沃芽科技,以加快在上海及其他地区扩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但原定今年初在上海投放30辆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计划延至6月测试,与软银的5亿美元投资“绯闻”5月才落定,不久前提出的新三年“0188”计划中,更是只字未提自动驾驶业务。滴滴自动驾驶目前或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与已撤掉安全员进行路测的Waymo相距甚远,估值未能达到同一量级也在情理之中。
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的滴滴难以用重金催化其自动驾驶的研发进程,另一边主营的网约车业务也面临增长天花板。
华尔街投行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曾在2019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约车应用的日活跃用户同比下滑了6.3%,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下滑。而滴滴出行占据过去12个月日活用户的93%,其专车司机和乘客使用量在第三季度分别同比下滑23%和5%。
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网约车企业业绩均有所下滑,据Uber一季度财报,疫情使得其网约车业务暴跌8成,全靠司机送外卖拉动营收。另一家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 2020年一季度的网约车订单也下滑超80%。滴滴未公布具体数据,不过一季度难免受大环境影响订单下降,滴滴总裁柳青在今年5月接受CNBC的采访时表示,滴滴在中国的客流量已经回归疫情前水平的60%-70%,为2月份最低点的5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滴滴不仅收购了Uber中国,还投资了几乎全球所有的网约车对手,如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中东的Careem、欧洲的Taxify。疫情蔓延或将打乱全球网约车的市场节奏,进一步降低网约车市场增速。
自动驾驶这一未来增长极尚未发展成熟,主阵地网约车市场又面临增长天花板,虽然滴滴稳坐出行平台龙头宝座,但也不禁令投资人重新考量其真正价值。
寻找下一个增长点2020年,滴滴寻求转型。
疫情肆虐的3月,滴滴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由滴滴代驾师傅担任首批跑腿员,可以帮用户代取物品或代购物品。随后滴滴出资成立天津快桔安运货运和北京快桔安运科技等两家全资子公司,试水同城货运业务,在杭州及成都先行试点,首日两城总订单量突破1万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同城货运并不缺乏运力,但在供需匹配方面是弱项。这提供了网约车玩家进军货运市场的空间。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同城货运行业研究报告》预测,同城货运在未来3-5年将保持5%-7%的增长速度,2020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与网约车相比,滴滴在同城货运的增长空间较大,但利润微薄,服务难以标准化,且多为高频次B端需求,用户能与司机建立联系、跨过平台进行交易。不仅如此,同城货运赛道也十分拥挤,格局较为稳定,货拉拉和快狗打车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
就传统同城货运网约车而言,滴滴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想象空间在于,当滴滴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可以将该技术顺理成章地带入货运场景。
不仅如此,滴滴还将触角伸向了公共交通领域。今年4月,滴滴在杭州推出了数字预约公交服务,市民可通过微信“滴滴动态公交”小程序,根据目的地选择预约线路。今年7月,滴滴公交在云南昆明、大理、宜良三地开通“动态巴士”在线预约服务。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收集城市出行数据为将来智慧出行布局打基础。
据晚点LatePost报道,4月13日,滴滴出行新成立职能部门“用户增长部”,该部门由网约车产品部、原平台产品部、网约车平台乘客部的部分团队融合组成。同时将原空中指挥部FT(Feature Team)升级并更名为UT(User Team),由柳青负责,用户增长部也隶属于UT。
从这次组织架构调整足以看出滴滴今年对用户侧的重视,精准营销被提上日程。
7月20日,滴滴旗下以功能形式存在的拼车服务独立为“青菜拼车”品牌,主打低价服务。两天后,滴滴官方正式宣布上线“花小猪打车”,这是面向下沉市场的网约车新品牌。紧接着,滴滴又宣布在杭州、厦门等13个城市试运行“特惠快车”和“滴滴特快”。
用不同的品牌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用车需求,深挖网约车细分市场的余量价值,或许是滴滴寻求转型的具体举措,也成为带动滴滴网约车业务盈利状况好转的希望。
目前来看,滴滴旗下出行业务包括出租车、快车、专车、拼车、单车、顺风车、代驾、公交车、货运、车生活、租/买车、跑腿、导航等一系列服务,几乎囊括出行相关所有板块。
此外,滴滴还扩展了电商、旅游以及支付等业务。今年5月,滴滴成立国际旅行公司,6月16日推出社区电商品牌橙心优选,7月又成立了北京滴滴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如果以昔日的小米类比,滴滴正在营造一个出行版的“小米生态”。正如当年小米语音将全部场景串联起来组成生态,滴滴也正在等待无人驾驶技术将其辛苦布局的应用场景粘合起来。届时滴滴或将直接转型为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但前提是,滴滴要保证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