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支付的江湖硝烟再起。面对风起云涌的“花呗们”,传统银行终于按捺不住了。
近日,消金界获悉,继民生银行推出全行业第一家“先分期、后发卡”产品之后,多家银行内部正跃跃欲试。
比如,渤海银行内部正在酝酿一款互联网白条贷款产品,该产品无实体卡,分为扫码支付和商户受托支付两种模式。
“预计7月中旬会上线,”一位接近渤海银行的人士向消金界表示,产品目前处于开发阶段,具体名称尚未确定。
如果进展顺利,这将是银行业内首个集“消费贷”“场景分期”功能于一身的产品。
民生银行的“先分期、后发卡”模式,悄然为信用卡的“无卡化”铺路。消金界了解到,在这一领域,多家银行早已跃跃欲试。
近日,渤海银行内部正在开发白条类贷款产品。该产品嵌入在渤海信用卡体系里面,用户可在合作平台端申请;授信额度最高20万元,最高分12期,日利率不高于万分之五,年化利率不超24%。
不同于民生银行的“虚拟信用卡”本质,渤海银行的产品则是一款消费贷款类产品,本质上更接近花呗和白条。与银行传统的消费贷相比,在场景上又有了质的提升。
具体说来,该产品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和花呗类似,用户可直接使用二维码扫码进行消费;另一种模式则是依托合作的商户,客户在商户扫码进件,由商户采集客户信息并导流,再由渤海银行受托支付给商户。
根据材料信息,消金界了解到,该产品为循环额度类产品,额度有效期为自授信日起1年,额度内循环使用;有效期届满时根据申请人资信状况决定是否自动续期。
此外,该产品支持合作方对分期利息进行全额或部分贴息。
业内人士表示,在产品上线前期,很可能推出免息等营销活动。
消金界了解到,该产品比较麻烦的地方在于不能批量还款,要么云闪付、微信或支付宝主动还款,要么通过III类账户还款,而III类账户不得突破账户余额2000元以及年累计5万元的限制。
在信用支付领域,银行可谓“迟到的玩家”。
一方面,互联网巨头早已在这一领域争先布局。前有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围攻,后有微信分付、360金融微零花、美团月付这类互联网巨头;此外,招联云闪付、乐信乐花卡、小赢摇钱花等平台,也都在争先推出信用支付类产品。
另一方面,对于银行而言,发卡制卡不仅成本高昂,且实体卡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信用卡的无卡化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更贴近市场需求。
“几年前,我们内部也有试过先分期、再寄卡的模式,”某城商行内部人士表示,“但是试点范围较小,后来也没有继续推行。”
这其中最引发争议的,则在于监管的要求。
具体说来,虚拟信用卡绕过了传统信用卡的“三亲见”规则,这一点是否属于变相经营信用卡业务,监管层面始终存在不确定性。
“必须得有监管点头才敢做,不然一罚一个准。”业内人士向消金界表示。
根据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将信用卡业务界定为:“商业银行利用具有授信额度和透支功能的银行卡提供的银行服务,主要包括发卡业务和收单业务”。
对于这一要求,从业者多有抱怨,“银行之前不能发虚拟信用卡,白白把市场让给花呗之类所谓互联网产品。”
而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以说加快了银行的无卡化改革。民生银行推出首家“先分期、再发卡”产品,成为业内一面鲜明的旗帜。
对于银行来说,无卡化已是大势所趋。
信用卡分期领域的专业人士蔡超(化名)对消金界表示,通常银行试点到推广之前半年以上,如果是大面积推广,意味着要修正原有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周期相对较长,大概率可能是按照“一行一报”来推开。
在场景为王的驱动下,消费贷的信用卡化已是大势所趋。不管对民生银行的“先分期、再激活”,还是渤海银行的“消费贷+白条”功能,都是通过锁定特定场景和商户来开展。可以说,新一轮的商户争夺战一触即发。
而随着银行机构的入局,信用卡市场格局将得以重塑,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