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债券通四年完成交易近13万笔 双向开放促人民币国际化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记者 夏宾)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上线,首日成交踊跃,就此建起了一座联通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桥梁;四年时间过去,已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50家投资者参与债券通,交易总笔数已超过12.9万,6月份日均交易量达305亿元人民币,创出历史新高。
事实上,在债券通“北向通”启动之前,中国央行就曾对外表示,未来监管当局将结合各方面情况,适时扩展至“南向通”,将其作为境内机构“走出去”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的可选通道。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在近日透露,金管局与央行就债券通南向开通的实施细则已准备就绪,相信会很快落实。
“南向通”已在路上,它的到来会给债券通带来什么?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南向通”能够满足内地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有利于配置更丰富的产品以管理风险。同时,“南向通”对香港债市发展构成利好。
有观点称,债券是香港金融市场的短板,受整体规模偏小、一级市场新发行供应不足、二级市场流动性不佳、投资者基础有限等问题困扰。“南向通”会为香港债市带来内地的投资者及资金,有助于吸引企业于香港增加发行债券融资。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表示,“南向通”有助于丰富境内投资者的标的选择范围,提高大类资产配置的灵活度,资产的丰富有助于降低整体组合的风险。
同时,在金融市场开放中,也有助于提高境内投资者对资本跨境流动和汇率管理的意识。而且,“南向通”或有助于抹平相同主体的境内外利差,提高投资者收益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中国经济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随之增强,而国内资金“出海”投资的需求也在上升。作为双向投资工具的债券通,再加上“南向通”之后,必将更好地助力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由此也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直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债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战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目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虽有上升,但整体仍在3%至4%左右,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预计外资会进一步增持。人民币在主要货币中仍属高收益货币,中国的经济和政策周期与欧美等经济体并不完全一致,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海外投资者分散风险的标的。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詹伟基指出,美国息率或会转变,市场面对的风险不低,充裕的流动性正寻求分散风险;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并有升值趋势,息率亦相对吸引,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有利人民币债市国际化进一步推进。
正如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所言,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不会停止,中国将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加快债市国际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双向开放。(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