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债市是相对分割的。两个市场在交易主体、投资品种、交易方式甚至监管主体上都有很大差异。 首先,两市场交易主体不同。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委托代理行进入市场)。虽然近几年保险、券商、基金投资规模有所加大,但商业银行仍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最大的投资主体。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商业银行不能进入交易所市场进行债券交易,虽然近期这一规定有所松动,部分上市银行获得了交易所市场的许可证,但由于交易所市场本身的容量有限,商业银行仍将重心放在银行间市场。以券商、基金等交易型机构为主的市场参与者模式导致交易所市场的活跃程度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远大于银行间市场,尤其在股市呈现单边下跌的情况下,避险资金进入交易所债市意愿更高,也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股债“跷跷板”效应。
其次,两市场的投资品种差异较大。交易所市场品种相对单调,纯债品种只有国债和企业债,这里边包含了公司债和分离债存债,比较特殊的是包含部分可转债。银行间市场除了国债、企业债,同时还有政策性金融债、央票、短融、中票等长短期不同的投资品种。
再者,两个市场的交易方式不同。银行间市场采用国际债市主流的询价方式进行报价,实行全额结算,更适宜大宗交易,而交易所市场采用与股市相同的集中撮合方式报价,实行净额结算,更适合中小投资者。集中撮合报价方式的缺点在于缺乏价格维护机制,买卖指令不均衡与大宗交易指令都会放大价格的波动区间,造成交易价格的非理性变动。这里不得不提到关于交易所指数常常发生的受个券干扰发生异动情况。由于交易所国债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固定利率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而成,因此,在发行量较大的个券价格异动的情况下,即使只成交1手也会对整个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指数的失真。
最后,交易所债市由证监会监管,而银行间市场由人民银行进行监管,这种不同的行政监管主体也体现了两个市场的分割状况。
由于市场特性的差异,银行间和交易所两个债券市场的债券价格存在利差,交易所债券收益率相对略高,这是对其流动性较差的补偿。因此,交易所债市投资者除了关注收益率和剩余期限以外,个券流动性的差异也需要警惕。
业内投资观点:银行间债市规模大,流动性强,品种多,很多优质的债券投资标的只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交易所债市规模小,流动性差,品种少,成交量小,满足不了大资金的配置需求。目前交易所债市每天的成交量在百万元左右,能够满足千万级别投资需求。但如果规模达到数亿元,交易所债市的“池子”就显得太小了。银行间债市涨的好的时候,交易所债市可能只是小幅上涨,但银行间债市下跌时,交易所债市的跌幅往往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