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袭来,大家都立在冷风之中哆哆嗦嗦,难免生出消极悲观的情绪来,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寒与寒不同,初春的寒不免刺骨,但姹紫嫣红的春,你挡都挡不住;深秋的寒不过几丝凉意,却注定走向漫长的冰天雪地。后者是谁咱不好说,但是我坚信,前者一定是某东方大国,不信的话,给她五年时间,答案自然会见分晓。当然了,这一切的发生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东方大国在不遗余力突破科技封锁,发展经济的同时,你必须得能打,否则,发展的成果归谁就不一定了,毕竟,村里那几个人模狗样的家伙可都是有 “前科” 的主。
今天的内容我们要从一个金融指标开始聊起,这个金融指标就是中美十年期国债利率的比较关系,为什么要选这个指标作为切入点呢?因为啊,从四月中旬开始,中美十年期国债利率的比较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业内人士称之为倒挂。因此呢,我们就有必要搞明白:这里所说的“中美十年期国债利率倒挂”究竟是个怎么回事?事实上,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高于老美早已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在过往的十余年历史进程中,一直都是如此,以至于事到如今,当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高于我们的时候,许多人会觉得不合常理,直接使用了“倒挂”这个词进行描述,似乎是想传递一种很不吉利的感觉。
前几天,我就看到有相关的金融专家在解释这种现象的时候说,美利坚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说明人家老美的经济复苏强劲,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大量资本离开美债市场,进入到复苏的经济建设中去。猛地一听似乎有点道理,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了,不仅如此,他们紧接着还忧心忡忡的说:你们知道吗?上一次中美十年期国债利率出现倒挂,还要追溯到十二年前的2010年初,而那一次倒挂之后,咱们国家的经济增速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以至于后来直接就进入了新常态,曾经高速发展的日子一去不返,甚至,搞得我们一度要为保住5%的增长率而用尽浑身解数。如今,十二年之后,曾经的倒挂现象像幽灵一样再度降临,是不是意味着,咱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可能会进入升级版的新常态呢?面对这个问题,作为业余的吃瓜群众,你我又该怎么看?各位稍安勿躁,且听半瓶子老岳为您东拉西扯一番。
正如您所知道的那样,想要搞明白一棵大树的细枝末叶,我们就不得不从它的根部开始研究,同样的道理,聊国债利率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从国债的概念开始说起。那么,什么是国债呢?根据百科给出的定义,国债又称国家公债,它是一个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以其自身的信用为基础,以税收或投资收益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向社会公开释放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它的主要特征是定期支付固定利率的利息,并在到期之后返还本金。换句话说,当你买了某一期国债之后,在未来约定好的周期里,不管这个过程中,经济如何的风云变幻,繁荣或是衰败,你所能享受到的国债收益都是固定不变的。
讲到这,或许该有朋友纳闷了:老岳不对吧!按照这种说法,一旦购买某一期国债,它的收益就是不变的话,那为什么同一只国债还有利率增减的事实呢?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其实这个点,也的确是我们理解国债收益率的一个关键点,事实上,国债本身就是一张欠条,只不过呢,这张欠条是国家开具的,想象一下,上面清楚的写着:在某某时间段内,借到多少钱,规定的利率是多少,都标注的明明白白。然而,这样的一张欠条,又跟我们私人之间开具的借条有不同之处,那便是它可以进入债券市场,或者说二级市场作为一种标的物进行流通买卖。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借给法外狂徒张三一百块钱做串串香生意,约好还款期限为一年,每月支付给你一块钱利息,张三给你打了欠条,把以上内容写的清清楚楚。结果呢,第三个月的时候,张三的生意受疫情影响不能出摊了。
假如欠条可以买卖,那么请问,此时你手中的欠条价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不是要变的更便宜了,为什么?因为风险增大了嘛!所以为了规避风险,你决定将手中的欠条卖给李四。此时,由于整个二级市场都知道张三的生意遇到了经营性风险,所以,李四就要跟你砍价,本来一百块钱的欠条,人家只出98块钱,虽然你不乐意,但是,最终还是咬咬牙卖掉了。那么此时,同一张欠条,对于你而言,你的实际收益率比票面值就下降了;而李四未来的整体收益率则是上升的。
相反的,倘若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张三的串串香生意反而蒸蒸日上,摊位的规模越来越大,表现出了很强的兑付能力,那么,大多数投资人为了规避市场上其他的投资风险,都愿意接受张三的欠条,于是你原本一百元面值的欠条,就可以涨价到一百零二卖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实际收益率相对于票面值就上升了,而接手的那个人,他所能享受到的实际收益率必然是低于票面约定,具体涨多少或是跌多少,那是一个数学问题,咱们在这里就不去计算了。事实上,国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当大家能找到比国债更高收益率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就倾向于降价变现,此时,该国债在二级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收益率便会上涨,反之,则会下降。
好了,当我们把以上问题理清楚之后,便可以尝试着,去分析在眼下的节点上,为什么会出现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的现象。很显然,收益率上升,意味着美债本身价格的下跌,而价格之所以下跌,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流出所形成的抛压引导了美债价格下降的预期和实际走势。于是,我们的问题就从分析美债收益率上升,转化成了分析资本因何原因要流出美债市场。某些个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老美经济复苏信号明显,所以,资本为了追逐更高的收益,决定离开美债,去参与美利坚的经济建设了。而这些专家呢,往往是话说一半点到为止,再深入的话,他们就不说了。接下来,咱们就把那些专家知道,但却没有说出来的东西给它捋一捋。看看老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同其经济复苏之间,究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首先,第一个原因,美联储的加息已经进行到了第二轮,不出意外的话,按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说法,不久之后,锁表周期也要启动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左手加息右手锁表的玩法,会对美债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实,这是同一个事情的一体两面,你看,加息意味着资金成本的上升,而缩表则意味着,美联储要用出售债券的方式回收美元,那么如此情况下,未来的美债抛压定然将逐渐增大,因此,美债里的高成本资金肯定要选择撤出啊,当卖方之间竞价激烈的时候,美债交易价格呈现出下跌预期,实际收益率则会随之上升,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什么好奇怪的。
至于说逃出来的钱去了哪里,别说咱们吃瓜群众,恐怕就连那些个所谓专家,学者大v,有一个算一个,应该也没有谁能说清楚它们的具体去向,除非你手里能拿到未经微操的一手数据。事实上,它们可能去炒作紧俏的商品去了,比如买点房产,囤点婴儿奶粉之类的,也有可能跑到美股里,妄想着阶段性抄底,都有可能,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家直接回流总巢穴歇着了,究竟有多少是跑去投资建厂搞实业,这东西除了极少数的高端盎撒人之外,恐怕没人能说的清楚。
但是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那便是在加息周期里去做长期投资,可不是资本家能干出来的傻事,所以说,美债收益率走高根本无法推导出其经济复苏的结论。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有些人,一听美债收益率上升,就立马要跟人家的经济复苏联系在一起说,这不是有毛病吗?甚至啊,还有一种可能性,咱们都不好意思说,什么呢?那就是会不会个别有远见的资本,不仅选择了撤离美债,而且还逃出了北美,跑到了某东方大国那里,至于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聊完您就明白了。
Ok说到这里,美债收益率上涨的几种可能性就梳理结束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简单的分析一下中债收益率下降的问题。很显然,收益率下降,意味着债券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价格之所以上涨,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流入支撑起了中债价格上涨的预期和实际走势。于是,我们的问题就从探讨中债收益率下降,转化成了探讨资本因何原因要流入中债市场。
某些专家给出的解释是,资本之所以在这个节点选择离开经济建设而进入相对安全,稳定的中债,是因为它们不看好东方大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换句话说,它们的行为是在用钱投票看衰大国的未来经济,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疫情的反复导致相当数量的工厂不得不选择停产停工,进而阻断了产业链的正常运行,鉴于此呢,就会进一步加速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的进程,并最终导致东方大国经济发展动能的衰退。这一套说辞,逻辑上来看是没有毛病的,然而,逻辑上说的通的东西却并一定是实事求是。接下来,咱们就深入浅出的聊一聊这个问题。
可以开门见山的讲,这一回资本涌入中债而使其收益率下降的现象,压根和什么产业链转移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本受疫情反复的影响,而选择的一种短期避险行为,其目的在于观望,看一看动态清零的政策能不能坚持下来,并最终将反复的疫情重新拉回到社会面动态清理的状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资本必然还会从债券里跑出了,继续参与经济建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躺平的原因。
事实上,资本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进入利率相对稳定安全的国债里短暂避险观望,待到风险过去,它们便会恢复如初;而另一种情况就是二话不说,直接兑换成美元离岸而去,很显然,目前我们的情况并不属于后者。据商务部五月中旬在一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数据表明,本年度一至四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的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5.5%。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进程中,资本家还能如此的青睐东方大国,拿着真金白银跑进来,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甚至啊,我们有理由怀疑,在流入中债而使其收益率下降的资金中,会不会有国际避险资金的参与呢。其实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想啊,咱们这边的通胀率一直维持在1%左右震荡,而老美的通胀却已经走到了8.5左右,再加上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又在不停的贬值,或许是一个阶段性抄底的好时机也说不定,那么,在此之上,叠加各自的国债收益率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期之后,资本留在美利坚的实际收益率或许真的不如呆在某东方大国来的靠谱。而反观某些个专家,借着疫情反复和国债收益率下降的契机,便大肆唱衰自己国家的未来经济,大可不必。尽管说,警惕风险是对的,但是杯弓蛇影,故意扩大风险预期,就不地道了,难道是想用舆论把资本都给吓跑吗!这是配合谁呢。
说到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便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里,同一个信号可以分析出很多种不同的原因,于是,专家们的逻辑库里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说辞,至于说,他们实际上宣扬哪一种,则取决于他们所站的立场和表达这种说辞之后所能得到的好处,仅此而已。比如说,对于参与了炒房的专家而言,无论怎样分析,其结论很难是房价下跌,彼此之间的道理是一样的;再比如说,德国国债收益率一直都很低,专家们说:那是因为人家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国际资本选择持有它的债券;而同样的问题到了某东方大国这,就成了极大风险,把短暂的避险扩大成了长期风险,做人不能这么灵活。
当然了,在新冠肆虐不止,地缘冲突日趋激烈,全球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且美联储又重启加息缩表进程的当下,的确没有那个经济体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一点不受牵连。然而,寒气袭来,大家都立在冷风之中哆哆嗦嗦,难免生出消极悲观的情绪来,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寒与寒不同,初春的寒不免刺骨,但姹紫嫣红的春,你挡都挡不住;深秋的寒不过几丝凉意,却注定走向漫长的冰天雪地。后者是谁咱不好说,但是我坚信,前者一定是某东方大国,不信的话,给她五年时间,答案自然会见分晓。
当然了,这一切的发生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东方大国在不遗余力突破科技封锁,发展经济的同时,你必须得能打,否则,发展的成果归谁就不一定了,毕竟,村里那几个人模狗样的邻居可都是有前科的主。当它们眼馋你的身子,流着哈喇子跑过来抢的时候,你必须要有不惜代价在所谓的第二岛链之内,打赢一切来犯之敌的能力,决心和准备,尤其是那只白头鹰。因此,多下一些大吨位的饺子,多准备些远程快递和先进飞行器,有备无患很有必要!大国博弈就像是一场辩论,在上场之前,你得把能打的论据准备充分才好,而且在实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