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2015-04-21 16:01:14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4年秋冬之交,中国股市迎来一波牛气冲天的行情,突如其来的行情迅速地改变着几千万股民的生活状态。超市售货员一边找零一边讨论牛市,健身房里大妈接到券商开紧急会议的通知。就连讨论孩子升学的微信群,也都改谈起股票。随着股市频频创出新高和“天量”,“卖房炒股”之类的口号也开始在网络中流传。这一幕在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中似曾相识。当年股指不断攀上高位,对“沪指年内突破万点”的盲目乐观,让大批股民不惜贷款甚至卖房投身股市,而沪指攀上6124点之后的狂泻,也曾让众多股民感受过切肤之痛。
在中国股市发展的20多年来,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散户。我国的投资者结构与其他国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个人投资者占很大比例。从最初的不明白股票到底是什么,到彻夜排队申购新股;从对股市的狂热追捧,到冷静思考;从四处打探消息,到凭借经验冷静分析。2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中有人成为了 “最牛”散户,也有人已经彻底远离了股市,不断有人离开但也不断有更多的散户进入。正是这些散户们的不离不弃,支撑着中国股市发展到了今天。在上海金融系统工作了30多年的吴克毅先生,投身资本市场20多年,历经沉浮,对于股市起伏已经显得很平静。面对记者,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说,我应该算是上海的第一批股民了,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那个时候只有老八股的时候,我就是入市了,我记得我的股东账号是100打头的,什么概念呢,就是6位数的,排在上海前几十万号里面。我记得我那个时候买个叫么纺织股,赚了一笔钱,然后对这个股市就乐此不疲了,那么这20多年下来,我也没有发大财,但是也没有亏到肉里去,也就这么不死不活的,感受着资本市场里的甜酸苦辣。
1990年12月19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浦江饭店正式挂牌成立。当时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这时的股市基本处于疯涨的状态,也由此诞生了很多所谓的“百万富翁散户”的神话。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不久,上海开始摇号发放“股票认购证”,摇到认购证的散户在“只赚不赔”的市场中大赚。在上海,最为著名的是在上海股民中人称“大老李”的李双成,他原本是上海某厂的一位锅炉工,后来到上海一家私营企业做了厂长,虽然在认购证发行前已投身股市,但并没有暴富。看到认购证发行,他认为这是政府给予老百姓的一次公平机会,一下子买了3000张,他的人生从此彻底改变,跻身于上海富豪之列。
吴克毅回忆说,那个时候,对于散户来说,炒股全凭消息,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消息满天飞,至于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基本都是浮云,有消息比什么都重要。1993年10月7号是让吴克毅记忆犹新的日子,前一天一个朋友神秘地告诉他延中实业有消息、赶紧进。当时虽然这只股票涨幅已经达到34%,但是看着朋友肯定的表情,他决定买200股。第二天,这只股又大涨,股价一下从20多元跳到了最高42.2元。全部卖出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赚了3000多元,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一股价异动后来被证明是由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海延中实业引起的,这让他第一次体会到在股市中一夜暴富并不是童话,也让他第一次认识到股市中“炒消息”的重要性。后来跟着消息,吴克毅还陆续操作过多个股票,但是最终还是栽在了一只消息股上。
吴克毅也有很多朋友纯粹地跟着消息走,一度有过几百万的证券资产,但最后还是倒欠证券公司,从此退出股市。
历经股市20多年沉浮,吴克毅说,自己几乎都是套在那里,他说,20多年功夫,本身上涨的时间是短,而跌的时间比较长,整整20多年,我几乎就是被套在那里的,真正解套的有一次,那就是2007年到6000多点的大牛市,那个时候我所有的股票全部是翻红的,其实是有机会把自己的资金脱出来的,但那个时候胜利冲昏头脑,一直套到现在。
2008年的大熊市,让很多投资者资产一下子缩水大半。很多投资者伤透了心,甚至发誓不再炒股,“防火、防盗、防股市”、“珍惜生命、远离股市”成为当时提起股市的流行说法。但数字表明,经历了2009年的单边上涨行情后,投身于股海中的投资者数量并未减少。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多年来,散户们在经历了过山车式暴涨暴跌,涨停套牢,泣血割肉后,依然相信希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