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photo/图)
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等连续发文,将非金融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类债券融资工具的强制评级要求一一取消。
自三十多年前诞生至今,中国信评行业一直与债券市场紧密关联。在债券发行制度下,债券信用评级是一项强制要求,评级高低直接关系到债券发行和分销的成败。
延续这么多年,为何主管部门现在要取消强制评级?
信用评级为谁服务信评行业是与债券市场相伴出现的,并曾因为债券市场的危机而得以发展壮大。
1985年,沈阳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5年期企业债券,这是改革开放后公开发行的第一只企业债券。当时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筹资。
三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提出组建信用评级机构的设想和要求,人民银行系统内信评机构开始萌芽。同年,上海市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独立于金融系统的外部资信评级机构。
这些信评机构均采取发债人付费的模式,并且作为主要模式持续至今。
1992年,随着企业债发行规模上升,规范管理、风险控制和基础设施却没有匹配到位,导致各地兑付风险集中暴露。
强制信评便成了应对兑付危机的手段之一。1992年12月底和1993年8月,国务院相继出台政策,强化债券发行的行政审批,明确了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发行审批的必要程序。
随着债券市场发展,公司债、企业债、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品种不断增多。其中,证监会、发改委对公司债、企业债发行一直实行审批制,直到2020年3月新证券法实施才转为注册制;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时,就采用了注册制。
但不论审核还是注册,报送材料时都要求有信用评级。根据不同债券品种,相应的评级及合资质的评级公司,分属发改委、证监会、人行等不同部门监管。
2019年11月发布的《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所有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实行备案管理。信评行业的多头监管终于打破,转向统一。
到了2021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显示,已有59家评级机构完成了备案。其中拥有证券评级资质的有东方金诚等13家,拥有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有中债资信等9家。
具有全部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共计7家,分别为大公国际、新世纪评级、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东方金诚、中证鹏元和标普信评,其中标普信评为外资信用评级机构。
但强制评级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评级虚高广受诟病。
在1990年代初,由于审批控制,只有少数资质良好的央企或有政府背景的大企业才能发债。当时发债企业的评级很高,基本都是3A或以上。
之后,发改委、证监会等对发债级别的要求都集中在2A到3A。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管理时,并没有设信评级别要求,但实际发行时,依然都没有低于2A的。这意味着,评级机构只能给高评级,否则企业发不了债。
一家主流券商广东地区债券承销负责人对南方周末直言,如今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在一级市场上已经沦为发债工具。
曾在一家头部评级机构工作的王佳也对南方周末表示,不同评级机构给的评级含金量不同,差机构给的高评级并不能降低融资成本,这已是公认的秘密。但仍然会有企业找机构做高评级,为的是在二级市场上好看,便于进一步分销。
信用评级本应在债券发售、投资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何却沦落至此?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对南方周末表示,信用评级违约率约束机制长期不能发挥作用,导致部分评级机构忽视了声誉积累。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1年7月9日,北京证监局对大公国际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要求其于6个月内完成整改并按月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在此前一个月,大公国际被中国人民银行罚款1460.50万元,主要原因是未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评级业务、违反独立性要求和违反评级作业的一致性原则等。
大公国际曾因在评级业务中涉及典型的利益冲突违规行为,于2018年被交易商协会和北京证监局勒令停业整顿,后于2019年被国资战略重组。
向投资人付费模式转型2020年12月11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会上直接批评评级行业存在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问题,制约了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2020年底开始到2021年8月,多部委连续就信用评级发布新政。跟之前查违规腐败不同,监管此次启动根本性改革,取消发债评级要求,倒逼行业为投资人服务。
这对评级机构来说可谓变了天。目前,除了中债资信一家以投资人付费模式经营业务外,其它评级机构都是发债人付费模式。
中诚信是其中最大的一家。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张堃对南方周末表示,在相关配套政策落地之前,评级机构转变业务模式或拓展非评级业务难度较大。
她提醒,取消强制评级后,发行人出于降低成本的考量,倾向于无评级发行,但投资者将缺少外部评级参考,影响风险判断。
但其实,从2012年开始,各主流投资机构,包括券商、保险公司等都纷纷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团队,有的多达二十多人。相较于外部评级机构以二百多人覆盖全市场,这二十多人只专注于为一家投资机构挑选债券。
上述承销负责人对南方周末介绍,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发债主体,通常大的投资机构的信评团队都会去尽调。各机构由内评团队挑选债券入库,投资时直接从该库中挑选,基本上不依靠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
目前,机构投资者中对评级依赖较大的主要是银行,他们尚未建立内评团队。
一家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投资债券时,银行内部有一条红线,即必须达到某些评级机构给出的一定级别才行,“目前这条红线各家银行都有,如果外部评级取消,内部制度上怎么应对还不知道”。
同时,一些中小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仍需要参考评级。王佳预计,至少短期内,除了优质央企国企外,大部分发债企业仍会付费评级,主流尤其头部评级机构的业务仍可延续。
不过,因债券违约严重,今年以来新债券发行遇阻,据同花顺统计,截至2021年8月19日,已有346家企业的438只债券发行失败。这意味着发债人评级需求已经大幅减少。而同时,投资人更在意存续期的债券违约风险。
这可能是评级机构向投资人付费模式转型的机会。如果评级机构积极评估、发现存续期的债券风险,有助于逐渐试行投资人付费。
私募基金负责人郑云鹰对南方周末直言,他愿意付费购买评级机构的评级和风险预警服务。
(应受访者要求,王佳为化名)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