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月24日,一则有关“融创40亿债券即将展期”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发酵。
自流动性问题出现,为了应对即将到期的债务,融创坚持“不躺平”,展开多方面的资金筹措方案,但因政策、市场的影响,方案滞缓,融创中国债务展期依然成为了“不得已”的选择。
3月25日,融创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面临阶段性的资金压力,无法筹措到足额资金如期兑付债券“20融创01”的本息以及“21融创03”的利息,拟于近期与债券持有人就上述债券的展期及延期支付事宜进行沟通。
其中:2020年4月1日完成发行“20融创01”,债券余额40.00亿元,利率4.78%,将于2022年4月1日兑付回售资金及利息;2021年4月2日完成发行“21融创03”,债券余额20.00亿元,利率7.00%,将于2022年4月2日进行付息(因遇非交易日,付息日顺延至4月6日)。
公告还披露,“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融创房地产销售下滑、 融资难度加大,在保证项目运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净现金流压力增大、 账面可用货币资金大幅减少的情况。公司控股股东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为应对上述困境,积极采取了大量措施,包括坚决处置资产约257.2亿元,大力促进销售回款等。”
由于融创资金问题发酵,近期,河南融创御湖宸院、西双版纳融创文旅城、贵州融创国宾道、石家庄融创财富壹号、昆明融创春风十里等全国各地业主纷纷要求加快停工项目的复工,以及强化预售资金监管等诉求。
融创中国股价显示,从2020年初最高的46.21港元,跌到目前仅5港元,跌幅高达89.2%。
除了融创,包括恒大、世茂、阳光城、正荣等大型房企,均遭遇信用危机,展期已成为普遍选择。据《华夏时报》了解,目前房企地产行业金融端环境难言乐观,出现信用危机的民营房企已经超过20家。
虽然自2022年开年以来,多部委就房地产行业进行了“正面发声”,其中包括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经初步回归常态;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等。
3.16七部委齐发声,史无前例的密集表态稳房地产。包括提出及时研究和出台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必要时进行问责;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等。
但政策发力且显现出效应需要一段时间,市场端买不买账,楼市何时回暖将是决定房企生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