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针对制造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今年以来已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那么,未来还有哪些减税降费政策可以期待?专家建议,可以为制造业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减税降费套餐,以激发新经济活力。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制造业面临的人力、能源、土地等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对减税降费的期待较高,希望通过税费负担下降对冲其他成本的上升。未来的减税降费应该更多地侧重调整经济结构和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而非数量和规模。制造业的减税降费更要侧重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税降费政策的基本着力点在于确保两个均衡,一是企业收益与税负的相对均衡;二是财政收入与刚性支出的相对均衡。这两个均衡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不断调整,使政策的均衡价值最大化。
“未来减税降费,长期来看还是以税制创新为导向,以结构性调整为方向,建议加大对高新科技主导的制造业企业的税费优惠力度,制定针对性更强的税费优惠套餐,以激发新经济活力。”宋向清说。
宋向清表示,目前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方面,主要是对小微企业有额外优惠,大企业依旧是25%的基准税率,这个税率放眼国际仍然偏高,所以未来适当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可以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对特定企业,比如科创性制造企业和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等,适当调整所得税率,在此基础上再向其他企业延伸。
罗志恒建议,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应调基准税率从目前的25%下降至20%。也可以通过继续适当部分下调社会保险缴费率,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社保负担。此外,为鼓励部分出口制造业企业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建议降低或者取消高耗能制造业的出口退税,同时提高高科技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
“除了企业所得税改革外,还要降低制造业负担,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是未来税制改革的重点。”宋向清表示,有观点提出增值税税率要三档(13%、9%、6%)并两档,但目前还做不到,因为并档的大方向只能是高税率向低税率并,在税率一降再降的情况下,并档会给财政收支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罗志恒表示,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继续全面降低增值税税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太大,不建议对增值税做进一步的税率调整。
不过,宋向清认为,可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比如将贷款利息纳入抵扣范围等,这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未来三年到五年内进一步完善税基扣除制度,适当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完善税收优惠制度是税制改革的大概率事件。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突出合力效应,大力推行制度性减税,充分考虑增值税、所得税之间的关联性和对企业效益、技术研发投入的综合影响,力求形成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提升竞争能力的税收合力。同时,按照简化税制原则,逐步减并不必要的税收附加和中小税种,减少非税和非正常税对主体税种的干扰,降低征税成本和纳税负担,建立更加透明、公平的纳税机制。
张依群还建议,要按照效率原则,简便纳税申报和退还方式,让减税政策有效落地,让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尽快得到减税利益;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检视减税效果,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转型升级的角度审视总结减税政策,让企业通过减税和便利得到真正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