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学毅
4月15日,锡业股份(000960.SZ)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去年,公司实现营收447.95亿元,同比增长4.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0亿元,同比下降18.72%。当日,公司还同步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3.05亿元-3.35亿元,同比增长537.57%—600.29%,2021年对公司来说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锡业股份活力依旧“爆棚”,近10年来(2010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92.67亿元增至2020年的447.95亿元。除营收实现大幅增长外,2020年锡业股份还完成异地搬迁工作,公司焕发新机。
2020年营收产量齐增
年报显示,2020年锡业股份实现业绩增长的原因是:公司主要产品“叫卖”,销售额实现增长。除锡化工和锌产品的营收出现小幅度下降外,其他主要产品均实现了增长。其中,锡锭的营收为46.31亿元,同比增长10.71%;锡材的营收为36.48亿元,同比增长11.29%;铜产品的营收为54.35亿元,同比增长14.17%;贸易产品的营收为266.21亿元,同比增长1.70%。
此外,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量也同样实现增长。锡锭、锡材、锡化工、阴极铜、锌锭、铟锭产品的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24%、7.70%、1.90%、11.10%、25.05%、2.74%。
有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多数企业都迎来了“阵痛期”,但锡业股份不仅保证自身营收和产量实现平稳增长,及时复工复产,还积极关心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加班加点的小区物管、物资保障和通勤运输职工;关爱慰问困难职工家庭541户,发放疫情期间物价补助送温暖资金58.95万元,累计抗疫投入566万元,实属难能可贵。
除受疫情影响外,计提资产减值也对公司盈利造成了一定影响。公告显示,锡业股份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及核销资产事项,对公司2020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2.48亿元。其中包括因公司个旧厂区整体搬迁后,部分资产无法使用实施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既是“减值”也是新的开始,有助于公司资产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疫情和资产减值的双重影响下,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略有下滑;但在2021年一季度,疫情外部影响减弱之后,公司业绩又有“亮眼”表现。
异地搬迁焕发新机
除营收再创新高外,去年年底锡业股份还完成异地搬迁,让公司焕发新机。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历时两年多的施工与设备安装,锡业股份实施的锡冶炼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已于2020年11月26日投料试生产。目前该项目子项已全部试车完毕,实现生产工艺全流程拉通,产品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升,当前产能水平已达到设计指标的90%。
公告显示,项目设计产能为7万吨/年锡产品,预计在2021年1-2月产出产品锡1.18万吨。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供需矛盾支撑有色金属的价格持续上涨,锡业股份扩产后,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轮景气周期。
该项目是云南省首个“退城入园”标杆项目。锡业股份董秘杨佳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项目的建成有效化解了过剩铅产能、盘活了铅冶炼资产,减轻了原厂址所在个旧市城区的环保压力。同时,锡冶炼工厂搬迁至蒙自经开区,有利于公司扩大产能,实现技术升级。”
2020年,锡业股份锡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7.70%,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2.58%。2021年,在公司完成工厂搬迁实现产能扩大后,该数据有望继续提升。
作为锡铟双龙头,在铟产业部分,锡业股份今年年初收购华联锌铟2.72%股份,持股比例达到81.03%,再次增强控股权。华联锌铟资源禀赋优良,铟金属储量排名全国第一,有助于巩固公司市场竞争力。
“打卡”新材料领域
锡业股份作为传统制造企业,但也在积极创新求变。
年报显示,锡业股份扩产不忘转型。2020年公司加大了锡产业链下游投入和发展力度,拓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领域,在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成立了云锡(苏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打卡”新兴产业。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云南有优势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因。该类企业把自己现有的资源、资金战略入股到上下游的创新公司或创新项目,是一条有效的转型之路。”
在技术创新方面,锡业股份从矿山(31个项目)、选矿(12个项目)、冶炼(8个项目)、深加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在子公司华联锌铟推进的废石资源回收项目,预计每年可从废石中回收原矿石60多万吨,发扬“勤俭持家”风格,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杨佳炜表示:“技术不断升级,才能增强企业的发展动能。而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往往是润物细无声,慢慢累积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锡业股份旗下锡化工公司和锡材公司入选云南省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入选企业及项目要在未来5至10年间,单一法人企业实现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单一产业项目完成总投资百亿以上。锡业股份锡产业链下游业务的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