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18.3%,其他多项经济指标同比也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保持了稳健恢复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与此前主要依靠政策支持不同,经济修复内生动力正在增强。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要更多依靠内生动力,还是要靠推进改革。
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比1~2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当月餐饮收入首次高于2019年同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高技术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9%和9.6%,均快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此外进口增长也在加快,3月份当月进口同比增长27.7%,今年以来首次高于出口增速,表明内需恢复势头不断巩固增强。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一季度数据较为特殊,需全面理性看待。从两年平均看,一季度GDP增长5.0%,仍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从季度环比看,一季度GDP环比增速仅为0.6%,前值为3.2%;而在2015~2019年间,一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均值为1.86%。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靠拢,经济反弹动能也在减弱。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比如居民消费意愿仍然偏低、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仍为负值,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
“十四五”时期未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6%作为增长目标,这为结构性改革留出了空间。我们应当用好当前经济稳健复苏的大环境,加紧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深化基础性行业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加固、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