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艳青
有“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周末被投资圈火爆热议。
3月13日早间,雪球“大V”“天地侠影”发表了《牧原会是惊雷吗?》一文,对牧原股份提出多项质疑:主要包括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比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公司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牧原股份与控股股东旗下建筑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等。
经过周末两天的激辩,质疑在讨论中得到解释,牧原股份打通了从饲料厂到繁殖猪仔再到养猪场全产业链,这种垂直一体化的养猪模式决定了其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比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
对于关于少数股东ROE过低的问题,也有投资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是合并规则造成的,在母公司负债水平高,且长期股权投资占比高的情况下,会产生这种情况,2020年三季报时,牧原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4%,长期股权投资是所有者权益的2倍。
某券商农业团队认为,对于牧原的关联交易质疑并不成立,原因如下:牧原建筑成立的主要原因就是减少建筑商环节层层外包、以及建筑环节的财务规范,从而达到为公司节约成本的目的。这些年牧原股份资本开支大幅增加,产能快速扩张,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可以为其验证之一。牧原股份的快速扩张、以及行业上下游产业,同行从其外购大量母猪,仔猪以及行业有口皆碑的评价可以为其验证之二。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牧原股份投资者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回应质疑,对于公司是否进行公开回应请关注公司公告。”截至发稿时,公司并未做出公开回应。
3月15日牧原股份开盘跌近2.5%,下午报收103.82元/股,下跌3.58%,当天深成指报13520.07点,跌2.71%,16日截至发稿时股价也较为平稳。不难看出,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受此影响并不大。
一位投资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今天的股价表现来看,感觉牧原不会惊雷。感觉提出上述质疑的人也不是很专业。现在是年报披露窗口期,估计公司不会做出回应。”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牧原股份享受了整个非洲猪瘟带来的不正常猪周期的红利,公司日均1亿元的盈利能力在这个行业里是非常少见的,这个盈利能力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问题,我们不在其中不得而知,但整体来看还是有疑点的。但随着整个猪周期正常化之后,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他的整体盈利能力或将逐步下降。”
生猪养殖作为周期性行业,其周期性变化对相关企业的影响较大,牧原股份全产业链的养殖模式能否穿越猪周期的牛熊亦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3月15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环比来看,2月份猪肉价格由上月上涨5.6%转为下降3.1%。从数据可以看到,去年以来各地出台的支持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渐见到成效。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生猪生产大县的数据来看,生猪出栏和存栏都处于持续恢复的过程中。未来随着生猪生产的逐步恢复,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回落。
本轮猪周期红利已悄然远去,在猪肉价格下降趋势中,较低的成本或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牧原股份采用自繁自养育肥的模式,该模式的成本优势突出。
中金财富证券投资顾问王天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猪周期一般是三年半一个周期,由于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双重叠加因素延长了此次猪周期时间,单独某个公司很难和整个行业周期去抗衡,只能是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看谁更有优势。”
(编辑 张伟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