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一直以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相关基础制度,是政策面关注的重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涉及资本市场改革内容颇为丰富,其中“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亦被写入。
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逐年增长。据证监会和交易所数据统计,从实施日期来看,2017年至2020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达9784亿元、1.15万亿元、1.2万亿元和1.4万亿元,已经连续3年破万亿元。《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记者发稿,共有161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其中104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现金分红计划(2021年实施),拟分红金额合计410.99亿元。
业界专家认为,在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上市分红制度的推动下,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逐年递增,有助于增强投资者长期持股信心,推动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间接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未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可以从完善公司治理监管制度,降低分红中高送转的占比,构建差异化的资本市场税率体系、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理性投资等多个方面入手。
重磅文件
频频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近年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相关基础制度,频频获重要文件点题。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外,去年4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去年10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亦提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分红比例超过30%。一方面原因是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发展,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持续向好,为分红率提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分红引导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不断完善优化,监管层亦加强对盈利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监管。另外,上市公司分红情况还与再融资门槛“绑定”。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之一是,“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出企业整体资金面向好,可流动资金充裕,能够定期给予投资者一定的现金红利,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公司业绩较为稳健。此外,上市公司持续分红回报也有助于规范公司治理能力,提高公司质量,稳定预期,降低市值波动,推动价值投资。
1263家上市公司
连续五年现金分红
从分红的持续性来看,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以2015年年报至2019年年报来看(因2020年年报未完全披露),1263家上市公司连续5年年报现金分红,其中,医药生物、化工和机械设备行业公司较多,分别有116家、110家和91家。
从分红公司占行业上市公司比例来看,银行业遥遥领先;其次是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行业,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均位居前五,平均为85.5%、84.6%。
“对投资者来说,持续分红可以保证投资者有稳定收益,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分红对公司进行资产定价,但这主要是针对成熟公司而言。”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成熟公司而言,经营比较稳定,分红也就备受市场关注。而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对于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是新兴公司,不分红将利润留作资本积累,也是可以理解的。
多方面完善
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政策引导到位,但在实践中,仍有少数具备现金分红条件的上市公司上市多年,却从未实施过现金分红。
对于如何遏制“铁公鸡”现象,有专家建言,一方面需要构建现金分红引导性机制,稳定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预期。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坚决查处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分红派息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业绩好了才能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李湛认为,督促有能力的上市公司实施分红,一方面是更为有效地执行前期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同时探索出台更有针对性、更为明细的政策举措来引导督促上市公司实施分红;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注册制改革和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将投资价值的判断交给投资者,让市场倒逼上市公司采取更加积极的分红政策。
“未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加大对经营层侵占掏空公司行为的打击,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度。二是增加高送转股利的支付成本,降低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占比。三是加快资本市场税制改革,优化股利税和资本利得税,构建差异化的资本市场税率体系,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理性投资,增加市场短期投机行为的交易成本。”李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