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郭冀川
美国众议院批准了拜登提出的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计划,首批人均1400美元的纾困补助金已于3月12日开始发放。虽然有经济学家预计,此举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助力美国经济复苏,但随之而来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通胀。
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前后三次纾困救助计划虽然都包括对个人的现金补贴和失业补助等,以及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补助、对公共卫生机构的补助,但此轮纾困救助计划不同于前两次倾向于对企业的救济,加大了对个人补贴额度,有1万亿美元是对美国家庭的补贴。
当大量资金被注入经济,尤其是发放给普通民众现金,随之而来的将是消费支出的增加,进而带动产品价格上涨。包括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在内的经济学家,纷纷对此轮纾困补助的规模感到担忧,认为它会导致需求上升到经济无法满足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助理教授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自疫情暴发至今已先后推出约5万亿美元的救助措施,约占美国GDP的25%,这在全球绝无仅有。除了财政刺激,美联储也在动用量化宽松等政策工具,这必然提升通胀风险,随着新的资金流入市场后,后期大量的流动性会继续推高金融和商品市场价格。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美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新冠纾困救助计划中有1.2万亿美元资金将于今年投入使用,远超预计的产出缺口,美债利率也出现上升趋势,这将导致全球通胀上升、资产价格上涨、市场投机气氛增加,也使美国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由于美国经济有显著的外溢效果,纾困金就像扇动翅膀的蝴蝶,在带来美国经济繁荣、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同时,也向外输出风险。
鉴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将会有一部分变相由其他国家承担,美国的大规模刺激措施不仅可能会引发自身的通胀风险,还会给不少发展中经济体带来“输入型通胀”的问题。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全球已经出现通胀迹象,包括商业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这其中不仅有各国面对疫情的量化宽松政策,还有资本的炒作行为等多种因素,因此对通胀应该保持充足警惕。虽然粮食和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有明显上涨,但离历史最高水平仍都有一定差距,随着全球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和消费水平提升,物价上涨已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来看通胀尚在控制当中。
桂浩明说:“美国开放经济的特点决定了纾困资本的外溢效应,会带来需求端的扩张,进而推动供应的增加,由于美国很多产品是通过全球配置来完成的,也会给全球很多国家带来需求。如果能够有效遏制通胀风险,国际经济秩序得到有效维系,也会一定程度提振全球经济。”
全球资本输血美股繁荣
随着美国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计划通过,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在3月11日创出历史新高,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启动反弹行情,疫苗的推广和通胀数据缓和等因素都在提振美股投资者的信心。
桂浩明表示,纾困救助计划不仅使美国公司受益,也会影响到部分中国企业,今年中国对美出口份额大量增加,增速远高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市场的需求增加,也会对中美贸易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如果商品原材料等价格不会大幅增长,会对A股相关公司带来更多正面作用,而对于一些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的企业来说,就要面临一定风险了。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2月,中美贸易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81.3%,达到约1098亿美元,在中国的所有贸易伙伴中是涨幅最大的。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87.3%,达805.3亿美元,同期美国对华商品出口额为292.7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6.4%。
王鹏表示,受抒困法案预期的影响,近期美元阶段性走强和美债利率趋于上行将在短期内吸引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如近期国内资本市场“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总量增大,A股主要股指也出现明显回调,前期受到资金热捧的概念个股跌幅居前。
王鹏说:“美国要避免自身经济、金融受到风险和伤害,势必会把危机转嫁给别国,这是美国一贯的手法。对于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将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应该予以高度警惕,进行有效防范,尤其是全球通胀预期上升导致资产定价波动,容易对别国高估值股票形成进一步打击,甚至造成美国股市一片繁荣,但其他国家的股市却震荡下行。”
(编辑 张伟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