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健康扶贫也是脱贫的重要方面。
2020年我国成功实现全面脱贫,在多年努力下,原本贫困乡村的居民健康水平是否也有所提高?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平安近日共同发布的《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下称“报告书”)就对我国健康扶贫之路进行了回顾,并对2018-2020年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健康守护行动”在609个贫困村所做的健康体检数据中超过6万份18岁以上成人样本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三年贫困地区乡村人口的BMI(身体质量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指数在健康范围内,体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几大疾病的较高患病风险。
据了解,报告书根据贫困地区常见疾病,选取13项主要体检指标,对来自609个贫困乡村的61911份18岁以上成人样本进行了科学分析、论证。
结果显示,“2018-2020年贫困村居民BMI指数平均值为23.51,标准差为3.65,BMI<18.5的低体重率为6.1%,和全国居民营养调查基本持平。”这组健康体检数据意味着,贫困地区乡村人口的BMI指数在健康范围内,体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此外,贫困村居民平均身高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增长趋势,18-44岁年龄段男性平均身高比60岁以上男性高5.9 cm,女性高6.1 cm。
不过,报告书同时显示,由于健康意识、生活习惯、地区病等因素叠加,贫困村居民还存在高血压、肝功能、肿瘤、贫血等较高的患病风险,血脂血糖等代谢类疾病急需加强健康管理,癌症高危人群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监测。
贫困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显示出了我国健康扶贫之路的成效。2015年,随着“健康扶贫工程”的提出,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健康扶贫政策。201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并启动大病专项救治试点。2017年,国家提出对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
报告书分析称,此后,健康扶贫政策出现了精细化、可操作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向。2019年,国家在推进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加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力图通过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以有效减轻医疗成本。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报告书显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中低收入群体“因病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疾病监测和早期干预的客观需求增长。报告建议,任何组织和机构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时,应做好不同群体的分类分批服务。对已患重大疾病、慢性病和疑难疾病的贫困边缘人群进行重点监测,明确疾病KPI指标,针对农村地区高发疾病,不断积累、维护和开发数据,建立智能化动态监测系统。
同时,农村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赋能。报告书建议,向农村居民提供准确、快速、便捷的健康体检服务的同时,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村卫的治疗水平非常必要。建议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动员各方力量,逐步提高村卫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问诊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为农村居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异地就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