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工程师史玉东等提出建议,希望建立包括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发展乳品深加工产业,以解决我国乳业部分核心原料基本依赖进口的问题。
2020年也是国内乳制品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疫情后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乳制品消费快速增长,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也重获市场信任,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的市场占比已重新超过了进口品牌,达到51.5%,飞鹤乳业的市占率已超过18%,位列国内第一。
而随着国内乳业需求的回升,国内乳业原料供给的“隐患”逐渐突出,主要体现在对进口的依赖度上。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乳制品合原奶1572.3万吨,约占全球乳品总进口总量的20.5%,也是世界上进口乳品最多的国家。
在进口的乳制品中,不仅仅是工业奶粉,我国的乳清粉、乳铁蛋白等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后者也是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和特医食品的重要原料。
有国内奶粉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一些功能性原料,比如DHA和ARA等,国内企业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基本不再采购国外的原料,但在一些核心原材料上,比如乳清粉等,绝大部分来源还是来自海外采购。
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进口乳清62.6万吨,同比增加38%,主要来自欧盟41.3%和美国39.3%。
而原料依赖进口也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比如在2018年,由于国内乳铁蛋白国标修订,导致市面上大部分乳铁原料纯度无法达标,市场供应不足,乳铁蛋白的市场价格也一度从4000元左右/公斤,快速上涨至1.3万-1.5万元/公斤,并造成部分奶粉企业断供停产。
在冷友斌看来,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建立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乳企进入产业链上游,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奶源自给率及养殖模式创新,降低牛奶生产成本,这也是解决乳清粉等关键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重要措施;并支持乳企和研究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尽快实现乳成分深加工的技术突破。
同时,冷友斌建议,国内也应该评估各种关键原材料对于产品供应的重要程度和断供风险,探索建立核心原材料的储备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乳品深加工也是国内乳业一个“弱项”。受深加工技术、原奶成本居高不下、居民乳品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乳品深加工发展还是初级阶段。
据蒙牛乳业人大代表史玉东介绍,目前我国乳品深加工虽然有少量乳企参与,但规模较小,核心技术和设备依赖国外,国内尚无完整的产业体系。
以乳清为例,其是奶酪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通过深加工分离提取,而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国内奶酪消费才刚刚起步,国内还没有稳定的乳清供应;而且国内原制奶酪生产成本高、产出规模小,乳清也不足以进行规模利用,一些乳品工厂将乳清当成废弃物处理。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所以国内乳品深加工落后,成本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原奶成本远高于国外,与进口奶源的产品相比缺乏竞争优势,部分企业也认为,高价自行生产乳清粉不如进口。而且在部分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上,国内发展相对落后。
史玉东建议,要解决目前部分原料依赖进口的现状,在产业发展上,建议国家鼓励不断通过技术研发创新,探索乳品深加工的综合利用价值,挖掘乳品高附加值成分;并希望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扶持企业生产原制奶酪,同时鼓励企业直接以生鲜乳为原料生产乳清,加快补齐产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