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意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机构展望2021年发展前景 创新成高频词经济复苏动力足 “只干货,不鸡汤”,国潮品牌‘街角小铺’强劲出击! 降低年轻人育儿成本 代表委员支招“减负” 未来三天南方多阴雨 华北及其以南地区气温缓慢回升 马永生委员: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多省份定下2021消费增速目标 “买买买”热情如何激发? 国家发话了!要建5000个这种社区!“老”快乐了 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 2021年去哪儿玩?旅游业或迎这些新玩法 两会视点丨法治护航,让每一个市场主体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规划纲要草案“一词之变”看中国开放政策新走向 彭静:愿家门后隐秘的角落暴力不再 苗圩委员:以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稳住“最大的民生” 今年这么干 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 谢伏瞻委员: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渔船在毛里求斯海域搁浅 船员全部获救 窦贤康代表:武汉大学将组织援鄂医护人员精品赏樱专场 两会新华热评:办群众的事,更要贴心细心用心 人民论坛网评:乡村产业振兴要特色更要高质量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妄图分裂祖国的坏分子,绝不会有好下场 全国政协委员刘焱:更好满足人民对更为优质公平学前教育的需要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种业翻身仗怎么打?“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代表这样说 以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 代表委员热议预算报告 大棋局中如何精准落子——从全国两会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力点 专家建言:“现在是提出城市群的最好时机”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保护国家的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协同全社会之力 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张雪樵:“以鲜活的监督案例诠释民法典精神 引领社会进步” 马永生委员: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城市更新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人民网评: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篇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践中被广泛接受 谢茹委员:织密疾控“防护网” 筑牢健康“隔离墙” 今年的议案,就是明年的民生期待 外媒:“中国能够保持长期平稳发展” 吴谦:妄图分裂祖国的坏分子绝不会有好下场 “加减乘除”,读懂2021年“国家账本” 多省份定下2021消费增速目标 买买买热情如何激发? 一批新线新站加快建设,京津冀轨道交通网将越织越密 两会今日看点:人代会听取常委会、“两高”工作报告 帮助海外中国公民抗击疫情 王毅给出三个好消息 张近东:大力推进技术赋能,充分释放乡村消费升级潜力 内地学者:中央主导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正当性权威性无可争议 宠物烘焙师、密室设计师……新“零工时代”正在到来 降低年轻人育儿成本 代表委员支招“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发掘+发展”为青海“民族团结树”固根繁叶 中新时评:中国为海外同胞送去更多“踏实”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意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21-03-08 11:03:22来源:证券日报

张亮

“十四五”开局之年,宏观政策走向备受关注。这也成为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

“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宏观政策不急转弯这一操作取向,日前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再次强调。

这一定调始于2020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今年2月份,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这一基调进行了更具体阐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人们常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笔者看来,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之所以被反复强调,说明这一操作取向确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短期看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看有利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新旧秩序重塑期,经济结构处于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期,国内经济发展处于疫情冲击向疫情消退的过渡期,基于国内外和长短期的复杂发展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延续和优化了去年的政策逻辑和着力点,不急转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但重点任务部署着眼于增强中长期内生动力和防范风险,以期达到既利当下又惠及长远的目标。这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对此热议的共识。

具体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其中“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强调了政策结构,“相机调控”则强调了政策节奏。这将成为2021年中国宏观政策的重要特征。

从财政政策来看,仍然积极,表述由去年的“更加积极有为”调整为“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疫情冲击下的“超常规”财政政策今年边际收敛以“更可持续”,注重优化支出结构、挖潜增效。

货币政策依旧以稳健为基调,表述由去年的“灵活适度”调整为“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业界专家普遍认为,“精准”位于“适度”之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更加聚焦于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金融体系让利两大手段,支持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以及3%左右的通胀目标,预计货币政策“转弯”的力度将较为温和,节奏将较为平稳。

从具体指标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财政政策目标高于市场一致预期: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2020年3.6%以上、2019年2.8%,2021年为前两年折中);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拟安排地方专项债3.65万亿元(2020年为3.7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货币政策则延续了“不急转弯”的方向,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同样好于市场预期。

当然,我们还需看到,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需要宏观政策,更需要改革创新。正如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此前表示,有些临时性、救急性的政策不能作为“长久之计”,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还是要在常态化政策环境下,更多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也为未来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留出政策空间。此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