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有政协委员做出《关于因全球疫情特殊状况紧急修订注册制上市条件并作为快速重启和恢复民营经济发展暂行措施的提案》。
对此,证监会2月26日公开做出明确回复。
“临时降低上市标准,难以避免地使得部分原本就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发行上市,这部分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在信息披露或规范运作等方面可能存在重大缺陷,上市后极易触发退市标准,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证监会称,另一方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经济运行基本恢复。
同时,证监会还称,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稳定确定的上市标准符合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鼓励具有上市意愿的企业规范运作、完善治理结构、形成持续经营能力,为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成长发展的平台,不断向资本市场供给优质企业,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投资标的,提升投资者信心,真正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对于下一步安排,证监会称,将持续做好科创板建设、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创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同时,对注册制实施情况适时进行总结评估,并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和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的影响,积极研究在保障基本发行上市条件和上市公司质量的前提下,如何优化各项制度规则,进一步提高相关板块的包容性,便利企业融资发展。
“建设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好不同市场板块定位和服务功能,做好不同市场层次联动,合力服务好实体经济。”证监会称。
证监会认为,科创板与创业板目前包容性已有明显提升。
科创板方面,运行一年多来,相当一批按原有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可能无法上市的科创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如泽璟生物、百奥泰、神州细胞等存在亏损或尚未产生销售收入的企业;山石网科、微芯生物2家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优刻得为首家设置特别表决权的企业;沪硅产业为科创板首家带期权激励上市的企业等。
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得到显现,初步形成板块聚集效应。以半导体企业为例,申报企业基本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受理芯片产业链企业36家,涵盖了芯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半导体材料(3家)、半导体设备制造与零部件(3家)、晶圆代工(1家)、芯片设计(15家)、其他相关产业(14家)等。同时,科创板已经汇聚了一批标杆性芯片企业,包括中芯国际、华润微、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沪硅产业等。
其中,15家企业已上市,首发募集资金规模合计695亿元;刚刚完成发行的中芯国际募资金额达到了532亿元,科创板有力地支撑了芯片产业的融资和发展。
创业板方面,证监会认为,从创业板发行上市企业实际情况看,现有上市标准并不高。
“据统计,创业板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上市前两年累计净利润的中位数达1.84亿元,远高于现有上市标准。”证监会称。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科创板已上市公司整体平均用时123天,审核效率稳定、市场预期确定。
“从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看,境内现已形成主板、中小板、科创板与创业板、新三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证监会表示,对于未达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可选择在新三板挂牌发展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2月26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分别发布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科创板、创业板转板上市办法(试行)及监管指引,转板进入落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