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通胀压力上行 CPI温和可控 节后66只公募基金发“限购令” 混合型基金占比近38% “漂”在大城市,真的难以找到归属感吗? “洋媳妇”遇上元宵节:网红脆皮元宵为新年画句号 互联网适老化改造加速 老年人上网越来越“6” 月壤样品今日亮相国博,重100克在水晶尊型容器中展示 武汉今年将建120座公园及100公里绿道 银保监会拟出台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 网络荐股诈骗案主犯认罪后 劝返境外同案犯 深圳: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 春天里的故事再启新篇 《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3月1日起实施 系国内首部 中国官员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介绍脱贫攻坚成就和经验 2020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减免税额超过3500亿元 李玉院士:“五不争”食用菌产业将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关牧村:保持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是对艺术最好的滋养 浙江:选考赋分分差由3分改为1分 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胡刚:“清零”不等于能“马放南山” 需砌高疫情“复燃”防火墙 美国十所知名大学校长呼吁中美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内首个单针接种新冠疫苗来了!安全性、有效性如何? 中国代表在缅甸问题联大非正式会议上阐述中方立场 中国科技部:四大举措助推香港科技发展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为保护绿孔雀法院判决停建水电站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景宏年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符合收押条件不收押?武汉开展排查“纸面服刑”活动 中国外交部驳荷兰议会通过涉疆动议:罔顾事实与法律常识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服务中德双方学习者 中德开放在线学习平台试运行 重庆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达122万余剂次 高铁到地铁,公路到天空,京津冀的“路”越来越顺了…… 中老缅泰第102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云南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8.8% 非化石能源占比全国第一 三部门联合打击春节档院线电影盗录传播违法犯罪行为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愿与中东国家共同努力建设和平安全发展繁荣的中东 辛勤耕耘 逐梦前行(新春走基层) 检察官用心 “1+N”救助机制激发司法救助效能 中国脱贫奇迹告诉世界什么(望海楼) 证监会完成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协同共进 京津冀定下5年新约 事实如铁,中国人权成就不容抹黑 生物识别信息纳入电子数据剑指网络犯罪 知产审判“国家队”成立两周年 将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保护力度 应急管理部:全力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形势稳定 甘肃出台《条例》:明晰“责任田” 防治校园暴力及“校闹” 台籍全国政协委员江尔雄:父亲最喜欢拉的曲子是《思乡曲》 两部门印发方案 指导学校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 认罪认罚教育转化效果显著 瓦解涉黑组织“攻守同盟” 科技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抗疫硬核力量:目前已有17个疫苗在开展临床试验 中方回应美国会通过涉港决议案:停止借涉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再通胀压力上行 CPI温和可控

2021-02-27 11:03:19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受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预期持续回升,许多人表现出对于我国出现“再通胀”可能冲击物价水平,引发恶性影响的忧虑。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本轮主要是以大宗商品价格为代表的海外输入性通胀,尽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将延续上行趋势,但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传导效力仍然不足。整体来看,本轮国内通胀压力可控,CPI仍将以温和上涨为基调,但其引发的对股市、楼市的变化,或降低了老百姓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机构普遍判断,由于油价、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还将处于价格高位,PPI同比上行趋势将延续,PPI与CPI的剪刀差有望在一季度实现反转。

若PPI持续上升,是否会影响到居民层面?对此,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PPI向CPI的传导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中下游生产企业的定价能力要比较强,能够实现上游成本的向下转嫁,而且还要以消费需求的明显走强为前提,否则结果可能是压缩中下游企业的利润水平。

“当前PPI上涨会通过产业链即上中下游的顺序向CPI传导,但传导效果不宜高估。”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表示,一是PPI向CPI的传导效果会受市场供需状况、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层层衰减的传导效果。二是PPI并不能反映服务品的价格信息,尽管PPI上涨也会间接影响到服务价格,但两者之间传导链条的拉长,会弱化PPI向CPI的传导效果。此外,PPI中生产资料占比超7成,其涨价并不意味着与CPI重叠性较高的生活资料价格同步上涨,且CPI中受PPI影响较大的非食品消费品占比较低,因此PPI上涨对CPI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

在讨论起本轮全球通胀预期升温时,许多人不免担忧会出现历史上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物价应是温和上涨基调,不会出现通胀大幅上涨。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发文指出,当前是猪周期下行叠加经济周期上行,猪周期下行抑制CPI上涨,经济周期上行推动PPI环比正增长。PPI恢复好于核心CPI,表明疫后中国经济恢复的供给侧好于需求侧。预计2021年物价温和上涨,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

程强表示,目前国内CPI的主要扰动还是因为猪肉价格,春节前受到散点疫情以及非洲猪瘟的冲击,出现了阶段性走高,最近猪肉价格已经有所回落,预计一季度之后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核心CPI应该会逐季上行。PPI的高点可能出现在二季度。总的来说,今年通胀领域的风险点还是在PPI领域,CPI的同比数据应该会比较温和可控,需要关注的是以大宗商品价格为代表的海外输入性通胀。

伍超明预计,2021年将是温和再通胀,但低基数效应下,不排除个别月份PPI同比破“5%”的可能性。今年CPI大概率温和,不会有显著高通胀,全年超过2%的概率不高。而在低基数效应和国内外经济共同修复的叠加影响下,2021年PPI回归正增长无悬念。预计上半年在翘尾因素和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的共同驱动下,PPI将快速上行,之后将有所回落。

尽管PPI难以传导至CPI,但在许多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中,高估值股票的下跌,以及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带来的实际感受或降低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在伍超明看来,房价上涨会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和债务支出压力,降低消费潜能,同时也会导致老百姓“有钱也不花”。据测算,2020年城镇居民购房相关支出占当期收入结余的比重已逾八成,意味着购房支出对边际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房价的上涨,同时也会使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的挤占。(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