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野心逐渐向全球市场蔓延。
2月24日晚间,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与全球电动车与行动方案解决公司菲斯克(NYSE : FSR,菲斯克)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透过“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项目制造菲斯克品牌的电动车产品,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年产量将超过25万辆。
受消息面影响,菲斯克美股收盘股价报每股22.63美元,涨38.92%
而在1月,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名单上还出现了拜腾与吉利的身影。富士康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吉利成立的合作公司正在与法拉第未来就电动汽车合作事宜进行谈判,制定可能的电动汽车开发计划。
安信国际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全球电动车市场在2025-2030年将达到每年3600万规模,富士康目标在2025到2027年拿下10%的份额。作为苹果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在汽车代工领域的布局可以说是为争取苹果造车的订单做准备。
欲复制消费电子代工模式
在金融行业还在热议传统车企的“诺基亚时刻”是否到来的时候,作为诺基亚背后的全球消费电子代工巨头已悄然闯入了汽车代工领域。
菲斯克是由资深汽车设计师亨里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创立的第二家电池动力汽车企业,其首款车型“Ocean SUV”计划于2022年底开始生产。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一份合作声明中表示,此次合作的产品将是继2022年第四季度菲斯克推出Ocean SUV之后,该品牌的第二款电动车,上述产品目标市场覆盖北美洲、欧洲、中国大陆和印度市场。
“菲斯克新一代量产车从概念到量产预计只需要花24个月时程,比传统造车需要的时间可减少一半以上。”刘扬伟说。
据记者从富士康方面了解,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富士康和菲斯克将建立多个工作团队,聚焦在设计、技术、工程和制造等领域,双方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底前完成协商沟通,并正式签署合作伙伴协议。
除了菲斯克外,富士康在今年1月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拜腾汽车也签署了一项制造协议,目标是在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批量生产“M-Byte”汽车。同时,又与浙江吉利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目标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新一波的造车浪潮的再起,让富士康更加坚定了转型的方向。刘扬伟在此前的一份致股东报告书中指出,富士康要让原本以“劳动力密集”为本的体质,脱胎换骨为以“脑力密集”为主的结构,他表示未来将着重投资“电动汽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下一代通信技术”这三项新技术领域,以“三加三”作为公司重要的发展策略。
据记者了解,富士康造车平台MIH的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达到736个,MIH是个可定制的平台,包括底盘、电子架构和对自动驾驶功能的支持,旨在缩短汽车制造商生产新电动汽车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富士康预计,电动汽车市场将在2024年爆发增长,相比内部原有预期提前一年。
寻找下一个苹果?
虽然造车动作频频,但对于眼下的富士康而言,汽车代工领域的挑战并不小。一个紧迫的问题在于,资本的助推让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入场券越来越难拿,而做背后的代工生意显然门槛更高。
究其原因,科技公司最大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汽车安装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自己的硬件设备成为行业的标准,而实现途径上也只有两条,自己造车或者与车厂合作。但对于富士康而言,在这一跑道上的竞争者不仅有老对手比亚迪,还有宣称“自己不造车,为车企造好车的”邻居华为,与谁结盟以及如何进行生态打造都是无法避开的话题。
此外,即便早期通过投资或合作开发的模式进入汽车领域,但从近年来的市场反馈来看,富士康在这一领域也并未取得“先发优势”。
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联手腾讯、和谐汽车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和谐富腾,负责生产制造部分,但是不久富士康选择停止投资,项目随之搁浅。而后富士康又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标的,2018年小鹏汽车获得22亿元B轮融资,其中之一的投资者也包含富士康,但并未介入整体生产环节。
据记者了解,富士康2019年汽车业务的销售额为95亿新台币(约合3.4亿美元),主要专注于供应零部件方向。但刘扬伟预计,电动汽车相关业务要到2023年才能开始对该集团的整体销售额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富士康的目标是到2025年让全球10%的电动汽车使用其MIH平台的设计,这一目标没有改变。”
让富士康“着急”的另一个因素是苹果。
安信国际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富士康在2020年后加速布局汽车业务,主要逻辑是一方面承接手机业务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的新业务驱动,另一方面在新能源车积累代工能力,进而为更多第三方企业代工。此外,关于为苹果造车的代工商候选传闻不断,近期现代汽车的传闻呼声很高,但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富士康想要加入合作也需要充足的准备经验。
在业内看来,苹果从2014年启动造车项目以来,一直没有确定采取自建的模式还是与传统消费电子终端类似的代工模式,但传出的合作方却有多家,不仅仅包括了富士康,还有现代、日产等公司。
对于富士康而言,与其等待苹果的订单,在合作中寻找下一个苹果也许更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