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近日印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光谷科创大走廊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成果如何就是要看“武鄂黄黄咸”同城化发展程度如何,可以学习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创新做法。
叶青表示,光谷科创大走廊不涉及跨省合作,打破行政边界的难度更小,因此要认真研究几地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梳理哪些产业是在科创大走廊内可以解决供求的,把优势和总量做大,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光谷虹吸效应。
据了解,光谷科创大走廊上现有武汉东湖高新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冈高新区、咸宁高新区等4家国家高新区,以及葛店经开区、黄石经开区2家国家级经开区,集聚了近百所高校、73名“两院”院士,已初步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
2019年,光谷科创大走廊内专利申请量超过6万件,占湖北全省40%以上;PCT专利申请超过1700件,占全省90%以上。2020年,光谷科创大走廊内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6家。
按照规划,光谷科创大走廊要实现“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
光谷科创大走廊要发挥五市比较优势,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产业等三条创新产业带。规划强调,大走廊内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进产业跨城市转移。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发挥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引领作用的同时,要辐射带动葛店经开区、黄石经开区、黄冈科技园、咸宁高新区等园区,布局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发展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物联网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