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国内商品开盘普遍大涨。
截至发稿,有色金属期货盘初集体大涨,国际铜、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涨停,沪锡期货主力合约涨超7%,沪镍期货主力合约涨超3%,沪锌、沪铅期货主力合约涨超1%。
贵金属期货携手上涨,沪金、沪银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报376.36元/克、5777元/千克,涨幅分别为0.77%、3.70%。
黑色品种方面,铁矿石期货大涨,并创下新高。截至发稿,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报1160.0元/吨,涨3.62%,最高至1180.0元/吨,创下2013年10月该合约上市以来新高。
能化品种也全线走强,其中苯乙烯期货主力合约涨超7%,PVC、乙二醇、PP期货主力合约涨超6%,20号胶期货主力合约涨超5%,橡胶、塑料、短纤期货主力合约涨超4%。
受经济复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影响,春节期间海外商品市场大面积飘红,国际油价、铜价连创阶段新高。牛年开局,国内期货市场跟涨,其中有色金属、化工、农产品等板块,不少品种价格创下近年来的新高,黑色系多品种跳升,资金跑步进场。
伴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回升,摩根大通量化分析师马尔科·克兰诺维奇表示,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经开始,这将是过去100年里第五个“超级周期”。
东海期货研究所高级能化分析师李婉莹告诉记者,大宗商品除了拥有商品属性外,还有较强的金融属性,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之所以近期市场会有大宗商品进入“超级周期”的说法,与近期“铜博士”“油老大”的王者归来存在一定关系。
当前国际市场上,商品涨势延续,以铜为首的有色金属领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涨至9000美元/吨,触及2011年以来新高。
WTI原油、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扩大至1%,分别报59.85美元/桶和63.54美元/桶。国内春节假期期间,两油双双突破每桶60美元/桶,较年初分别上涨逾50%、48%。
对于有色与能化板块表现较强,永安期货分析称,受“碳中和”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铜、镍等新能源发展受益的品种,需求仍有期待。而锌、铅等新能源受益较小,偏向于传统地产、基建、汽车等消费领域的品种,需求很难保持高增长,供需格局将更多受到供应端的变化。短期受海外经济恢复,通胀预期抬升的影响,基本金属价格均有宏观上的推动力,中期受群体免疫等影响,流动性收紧担忧的预期仍会出现。
在光大能化研究总监钟美燕看来,市场不乏对弱美元周期、再库存周期,叠加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等概念的炒作。
钟美燕认为,近期驱动商品价格的上涨的核心因素有两个:一是商品与利率的关系;二是经济强复苏预期下商品供给弹性带来的供需错配。“经济强复苏预期下,商品供给弹性越小的品种供需错配的持续性越大,涨幅也越大。不过,原油和有色的表现有所差异,有色的持续性会好于原油。原油市场还需关注地缘政治因素,比如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态度。
“此外,运输瓶颈和需求复苏共同制造了此次大宗行情”,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由于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运输逐步恢复,价格会企稳。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国经济复苏参差不齐,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全球总需求不足,难以维持大宗的持续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