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性宽松和基本面向好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A股市场整体大趋势将保持上扬。然而,结构性分化不可避免,单个板块涨势也起伏不定。与大幅震荡的股票市场相比,可转债在去年一年异军突起,表现亮眼。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兼具股权和债权性质的可转债有望为投资者提供“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机会。
“进可攻、退可守”属性凸显
可转债即具有转股权的债券,因此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一般而言,期限为6年的可转债的票息仅不到1%,其利率水平与同期限、同等信用评级的一般债券相比要低。因而,投资可转债主要是依靠可转债对应的期权价值上涨来获得收益。
“进可攻、退可守”是可转债的基本属性。“进可攻”是指如果股市上涨,可转债对应的股权价值也会被放大,驱动可转债价格上涨。而当股市表现低迷时,公司选择下修转股价,以此提振正股价格。那么即使是熊市,由于转股价下修,正股股价上涨,也将驱动可转债价格上升。“退可守”则指可转债可以按一定到期收益率折现得来的债券价值作为兜底。对于绝大部分可转债来说,在不考虑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其价格下跌接近其面值时,继续下跌的风险将越来越小。
但近年来,随着市场成熟度的增加,可转债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从发行条件来看,此前发行一定数额的可转债必须要有对应数额的投募资项目。而目前可转债发行条件更为宽松,除募资项目外,还允许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上,这增加了可转债的信用风险。仅从可转债指数来看,由于可转债的基本面受到侵蚀,近两年可转债的表现相对弱于其历史数据。
从监管政策来说,可转债投资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去年四季度可转债投资遭受市场冷遇,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担心低资质可转债带来的信用风险。同时,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倾向于追逐大市值股票和“白马”公司、抛弃小市值股票。去年年底,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退市新规,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明确修改为“1元退市”指标。注册制的全面推出也将导致重组上市标的价值大打折扣,此前的低价转债策略将逐渐失效。
因此,在笔者看来,投资者需要重新修正可转债投资策略。第一,要把握基本面;第二,要认清可转债的收益预期相比以往有所下降;第三,要考虑到由于可转债介于股票和转债之间的属性,即使在市场平稳情况下,可转债基金预期收益率相较股票基金也更低。相对的,在市场下跌时,可转债基金预期损失也更为可控。对于既想分享市场上涨红利,又担忧未来市场下跌的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有望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选择。
低价转债策略和平衡性策略相结合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建议,未来可转债的投资策略应更加平衡,避免全攻全守型的配置,把风险度控制在股票基金和二级债基之间。
此前,投资可转债的主策略是低价转债策略。根据可转债的强制赎回条款,上市公司的正股价连续15-20个交易日高于转股价的130%,则会触发强制赎回。在一些情况下,上市公司为了激励更多可转债转股,会尝试提高股价。而基本面较差、偿债能力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通过提高股价来驱使投资者将手中的可转债转股。因此,建议投资者低价买入可转债,耐心等待上涨机会。
另外,按照此前的市场监管规则,股价总价值低于公司净资产后,个股下跌空间更为有限,实际上保证了可转债的被偿付几率。因此,此前低价转债策略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风险更小,且有较高机会获得预期收益。
但“1元退市”新规的出台使低价转债策略失去了兜底的保护。上市公司有可能股价下跌,直至无力偿债,甚至直接退市,低价转债策略成功的可能性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低价转债在今后的投资中将不能再作为主策略。
另一种策略是平衡性策略。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中也不乏基本面质地较好的公司。在投资时,建议投资者选择基本面好且有上涨动力的可转债,抛弃通过转股价下修实现盈利的策略。
综合来看,在可转债配置方案上,笔者建议投资者一方面可选择配置正股稳定性强的可转债,作为债权持有;余下资产更多配置正股基本面较好、溢价率较低的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