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全美已近一年,在拜登政府加速疫苗接种工作和全力推进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的背景下,“隧道尽头的曙光”仿佛依稀可见。
疫情过后,史无前例的超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如何退场?
花旗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布特勒(Willem Buiter)近日在纽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由大规模纾困计划所引发的财政赤字,不宜通过债券市场筹资,而应向美联储寻求财政赤字货币化,从而最小化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挤出效应”。比特认为,美联储完全没有急于退出QE政策和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的理由,我们即将迎来无限(open-ended)QE时代。
与此同时,在史无前例的流动性支撑下,美股在蹒跚狰狞的实体经济前屡创新高,而比特币更升破52000美元/枚。布特勒认为,鉴于持续的周期性经济反弹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美国股市和资本市场遭遇重大盘整风险的概率较低。气势如虹的美股反映出疫情正不断加剧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不过,当前经济形势下,只能依靠公共开支政策而非税收政策来缓解不平等问题。
布特勒认为,比特币缺乏内在价值,其暴涨是一场极致的纯投机泡沫。而黄金,宛如会发光的比特币——美丽闪耀,却缺乏内在价值。
第一财经:如何看待拜登的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及其后续影响?
布特勒:这一庞大的纾困计划占美国GDP比重达到8%-9%,但确是必要且及时的。在执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由大规模的公共开支所导致的财政赤字,不应通过债券市场筹资,而应向美联储寻求财政赤字货币化,从而最小化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挤出效应”,即政府举债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升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支出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有政策的效果。
第一财经:史无前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以何种形式退场?
布特勒:首先,财政纾困和刺激计划的退出过程无甚困难,我预计可能发生在2022-2023年。对于美联储而言,则完全没有急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理由,美联储可以开启无限(open-ended)QE模式。
当疫情过去、经济生活恢复正常后,美联储将得以逐步退出所谓的“质化宽松”(Qualitative Easing)政策——即停止直接购买高风险的资产和抵押贷款等。在疫情和经济危机解除后,上述操作应当停止。
至于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则完全没有必要。即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余额占GDP比重超100%,我们亦能接受。
我相信,我们将迎来“无限期”的QE时代。
第一财经:然而,这些政策又将遗留给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哪些长期影响?
布特勒:未来,我们将与一种“新常态”共存,包括居于高位的债务占GDP比重,和史无前例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余额。
就前者而言,若美国利率陡升,债务部分恐酿祸患,届时更凸显出“货币化”政策的重要性。政府需要关注利率走势,一旦利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应当及时寻求美联储的政策协助(knock on the door of the FED),同时减少财政刺激的规模。当然,现在讨论这些仍为时过早。
对于后者,包括赤字货币化或引发通胀的诟病,我认为是有限且应当受到鼓励的。就当前的经济环境而言,通胀上升亦非坏事。
第一财经:伴随疫苗问题和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仿佛都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但是,隧道之外,等待我们的会是怎样的世界呢?
布特勒:这取决于疫苗的推进进展及其有效性,以及新冠患者的后续康复等情况——这些未知的答案将在未来几周至几月间陆续揭晓。只要政府在疫苗注射、病毒变异和免疫信息公布等方面的工作合理、公开、透明,且结果不过于负面,我相信明年此时生活有望回归正轨。
诚然,鉴于全球多数地区恐怕难以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群体免疫,保持社交距离规定和一定程度上的防疫限制措施将持续到2022年。
第一财经:正轨指的是,回归旧常态还是创造新常态?
布特勒: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部分行业和经济生活产生了永久性的影响,但是,民众对于回归正常生活的渴望也不应被低估。
第一财经:蹒跚而行的经济重启和屡创新高的美国股市,最终谁将走向另一方?
布特勒:美股的表现宛如新冠肺炎疫情从未存在。我认为,部分风险资产价格已经或即将面临调整。不过,鉴于持续的周期性经济反弹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美国股市和资本市场遭遇重大盘整风险的概率较低。
当然,比特币除外。这是我生平所见最极致的纯投机泡沫。
一切皆有可能,不代表一切皆会发生。即便比特币的规模限制在2100万枚,但投资者完全可以重新创造另一种虚拟货币。事实上,比特币的暴涨无疑加剧了这一诱惑性。
第一财经:有机构预测,比特币有望在未来取代黄金。
布特勒:黄金宛如会发光的比特币,他们确实可以互为竞争对手。与历史上黄金曾拥有的工业用途和经济地位相比,现在的黄金更像另一种比特币——美丽闪耀,却缺乏内在价值。
第一财经: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应当如何缓解上述矛盾?
布特勒:所有的经济衰退都加剧不平等,此役也不例外。事实上,疫情期间资产价格的暴涨,恰恰反映出在美国和多数欧洲国家,富裕阶层的财富进一步增加。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公共开支来进行调节。
税收政策方面,可以采取封堵税收漏洞和调高边际税率等措施。诚然,当前环境下,上述措施将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比,当前公共开支政策的可行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