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东
2020年,随着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以及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开业,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节奏持续加快。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已近2.9万款,较2019年有了成倍增长。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龙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银行理财转型的不断推进,传统老产品已逐步退出市场,取之而来的是净值型产品,银行理财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资管新规与理财新规确定的监管格局下,银行理财也将完成从“刚兑”至“转型”的蜕变,未来,银行理财规模将告别无序扩张,净值型产品将进一步增加。
去年净值型产品
发行数量激增至近2.9万款
虽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至2021年年底,但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仍在进一步加速,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持续增加。
普益标准日前发布的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35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69995款,较2019年减少11157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净值型产品在去年的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2020年全年共计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28575款,较2019年的13145款同比增长117.38%。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单月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500款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普惠类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据主流。净值型产品的投资起点主要在10万元以下,其中投资起点在5万元以下的普惠产品最多,有8945款,占比高达56.68%;其次是投资起点在30万-100万元的普惠产品,占比约为11.39%。
理财子公司产品整体投资期限明显延长,平均期限达到758天,大幅长于净值型产品整体的301天。产品期限主要集中在6个月-2年,该区间内共有产品152款,占所有封闭式产品的94.41%。
与此同时,1元起投产品是理财子公司产品的一大亮点。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714款投资起点为1元的产品,占比高达34.34%。数据显示,理财子公司产品投资起点多为1万元以下,共发行882款,占比42.36%。
理财子公司已开业20家
大型银行更具优势
随着2018年12月2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始了理财子公司的筹备建设。自2019年6月份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开业以来,当年获批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就达到10家。截至目前,全国已先后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含2家中外合资机构),开业数量已达20家,另有10余家尚待审批。
上述开业的理财子公司中,就包括了工农中建交邮储这6家国有大行,此外,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也均已开业。
2020年,共有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852款理财产品(包括母行迁移产品),且均为净值型产品。理财子公司为资管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已成为市场的新生力量。
而在2020年,银行资管行业的发展头部效应依旧明显。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背景下,随着理财业务转型以及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大中型银行凭借其在客户基础、人才配置、系统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得以更快完成业务转型,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部分中小银行在投研团队、IT系统支持等方面实力较弱,业务转型发展难度较大,多数中小银行将转做资管产品的代销平台。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能够对推动理财净值化转型起到了促进与加速的作用。由于门槛所限及资金需求,在银行系子公司的设立过程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更能够抓住先机,银行资管机构的市场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刘龙泽认为,未来,银行理财的竞争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风险管理能力、投资能力、服务能力的竞争,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型银行基于丰富的渠道资源、强大的资金实力、专业的人才储备向着全产品体系、全服务类型的业务方向发展,而小型银行受制于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将朝着小而精的业务方向发展,甚至部分银行将退出理财业务,转做代销服务。
(编辑 李波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