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我们帮好几家中资地产企业在海外融资,期限可以实现5、6年,发行的利率几乎是过去十年最低,就是因为市场流动性非常好,大量的投资者参与。还有一些投资级的中资民企,比如TMT类的公司在海外发债,它们的债券在二级市场和同评级的央企、国企受欢迎程度并无二致。”花旗银行亚洲债券资本市场、贷款与收购融资董事总经理茅骏翔近日在一场线上媒体会上对记者表示。
在境内利率持续走高、海外仍在放松银根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在海外市场发债,这些中资企业债券也被海外投资者争相认购。
根据花旗银行亚洲债券资本市场、贷款与收购融资部给出的数据,2020年中资企业以外币发行的债券(主要是以美元为主,还包括了欧元和日元),总共达到2200亿美元,占整个亚洲发行量的65%。“这个发行量是非常惊人的,这是过去多年的历史新高,预计2021年将会继续超过2020年。”茅骏翔称。
截至2020年底,中资发行人海外美元债券余额达到9093亿美元,市场上的债券余额已近万亿美元。
从发行者类型来看,一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城投公司,占发行量的30%左右。其中,央企是海外发债的常客,早在2015年央企最先进入海外资本市场发债,因其评级高,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认可。目前,央企每年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15%~20%左右。
二是金融机构,占30%左右,包括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后者以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主。其中,银行占15%,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股份行以及一些地方城商行为主。“这几年金融机构对资本债的补充需求非常旺盛,包括优先股的发行、二级资本债等,量非常大,在海外资本市场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这类债券非常有兴趣。”茅骏翔表示。
三是民营企业,占比接近40%。包括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投资级的民营企业主要包括TMT类以及其他各个行业,高收益债的发行人主要是中国的房地产企业。
中资企业债也颇受海外投资者追捧,大多数中企美元债都得到了投资者的超额认购。
价格方面,从最初价格到最终价格,收窄幅度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很多央企、国企,最终投资者订单价格能够比初步价格低0.5%左右。一些央企一级市场实现了负7点的发行价。茅骏翔对记者说,“这代表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用情况的认可。大家看到过去一年中国疫情得到了控制,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并没有因为疫情受到很大影响,业绩也是最早复苏的,这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债带来了非常好的信用支持。”
去年,国内债券市场不少企业违约,涉及的企业既有国企也有民企,这是否会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中资企业债券信心不足?
茅骏翔告诉记者,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主要原因是国际债券市场一直有“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据他观察,去年境内一些国企、民企发生违约,很多企业在海外也发行了美元债,但是海外投资者没有过分恐慌。一方面是因为国际评级分为投机级和非投资级,整个评级系统有非常多层次的分级,比国内的风险架构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出现违约后,如何清算、处置多年来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所以投资者不会因为个别的违约事件引起恐慌而大举抛售,“违约是小概率事件,是市场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对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展望2021年,中资企业境外的到期债券规模有200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了25%,到2022年会有1965亿美元到期。这些债券到期后,发行人基本会进行再融资,所以预计2021年中资企业的海外美元债发行量大概率会超过2020年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