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昌校宇
监管再提“退市”。1月28日召开的2021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抓好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和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见效,严格退市监管,拓展重整、重组、主动退市等多元退出渠道”。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见效,一方面,将加快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出清速度,有效改善上市公司良莠不齐的状态,强化投资者价值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将促使上市公司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披露水平,优化商业模式,加速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退市制度和注册制作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关键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对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和整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常春林认为,伴随着退市新规的落地和注册制的稳步推进,资本市场也将整体进入“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新发展阶段。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自1999年“琼民源A”退市以来,截至今年1月31日,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127家。2020年度退市公司的数量最多,达到16家。
华财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长、首席行业分析师谢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2020年退市的16家A股上市公司在退市时股价均低于1元/股,其中,9家因为面值退市,面值退市成为2020年的退市主流,数量超过此前历年总和。此外,有6家公司因财务问题而退市,一家公司因2019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时间披露而退市。
常春林认为,“2020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大幅提升,是监管部门严格退市监管、紧抓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明确信号”。
《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注意到,加上2021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中的表态,证监会近半个月内已至少3次公开发声直指退市。例如,1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第二十五届(202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结合注册制改革进展与市场发展情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健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退市等各方面规则,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1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届中日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2021年证监会将紧紧围绕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不断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聚焦“十四五”规划中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核心任务,提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
根据监管工作重点分析,常春林认为,2021年监管层将继续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速“劣质”上市公司市场出清,无主业或主业经营不良的空壳公司、“僵尸企业”将成为新退市指标的首选对象。“预计2021年退市公司数量还将继续增加,促使资本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在谢彩看来,随着A股退市新规的正式落地,预计2021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将会继续创新高。其中,“面值退”指标将继续发威,即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人民币”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将会持续增加。
谢彩进一步分析,“面值退”是退市新规中交易类的强制退市指标,是股票在交易所经过股票买卖双方不断进行市场博弈的结果,是我国资本市场强制退市市场化的体现。“面值退”不仅是国际成熟资本市场退市标准中的“标配”,也是经过市场验证的一种较为成熟和成功的退市标准。“面值退”让人为操纵实现保壳行为难以实现,从而能够通过市场力量,让应该退市的公司及时退市,让市场不断得到净化,有利于提升整个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构建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环境,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