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预期增长目标来看,已经召开两会的27个省份今年经济增速都在6%以上,最高则达10%。
各地增速目标分化较大
1月30日,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7%以上。同日,青海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至此,除了新疆、河北、黑龙江和山东之外,全国已经有27个省份相继召开地方省级两会。第一财经统计,在这27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的GDP预期增长目标在6%以上或者6%~7%;6个省份在7%以上,5个在8%左右或者8%以上,1个9%以上,2个10%以上。
其中,增长目标最高的是湖北和海南,都在10%以上。而2020年增速前三位的西藏、贵州和云南今年的目标分别是9%、8%左右和8%以上。在经济总量前十大省份中,福建增长目标最高,为7.5%以上,其次是四川、湖南和河南,增速目标为7%以上。
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目标要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除了重庆和青海之外,其余省份都在7%以上,而东部沿海地区除了福建之外,目标都定在6%以上。具体从七大版块来看,西南地区增速目标最高,其次就是长江中游地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各地今年增长目标有一定的分化。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GDP增长产生了低基数效应,今年因此可能相对较高;但是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并且疫情也有会产生很大不确定性。这一矛盾影响着今年的目标设定。
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黄勇就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全国各地的增长目标都不好定。贵州增长8%左右的目标也是经过反复测算的,2019年贵州是增长8.3%,前几年贵州年均增长8.5%,今年定8%有压力,也有支撑。
黄勇表示,进入“十四五”,贵州仍然有很大的机遇,比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政策不会减弱;前几年产业投资的效应逐渐显现;占贵州工业主导的烟酒煤电行业不会大起大落,工业能够保持8%以上增长;贵州的城镇化率与全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还有很大空间。
不过,也有省份定得相对保守。去年GDP增速排名全国第四位的重庆,今年目标仅为增长6%以上。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向第一财经表示,预期重庆今年增长6.5%以上,但是还是要积极稳妥一些,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客观存在。
易小光表示,各地设定的目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状和主攻方向等多个方面考虑。目前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预期还要面临疫情的冲击,需求的不确定性。就重庆而言,一方面看到机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机会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应不应该设定GDP目标?
无论是激进的目标,还是保守的目标,各地今年的经济工作都将面临诸多挑战。黄勇就表示,贵州今年增长8%左右的目标是要“跳起来摘桃子”,有一定的压力。
其实,去年各地经济虽然实现超预期的恢复,但是实际过程却是比较艰难。而且在地方稳增长的措施中,投资依赖加重。
由于新冠肺炎造成的特殊情况,GDP增速出现大幅波动,由此也带来争议。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近日就表示,“从今年开始应该永久性取消GDP增长目标,而把稳定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政策最主要的目标。”
马骏认为,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决定2020年不设当年的GDP增长目标,是非常正确的。继续设立GDP增速目标会造成地方习惯性层层加码,从而加大隐性债务的金融风险;以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地方虚报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向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国际国内的形势不具备高增长的条件。现在阶段增长速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增长质量。因此,GDP增长目标的设定并不重要。
不过,地方智库对取消GDP的看法并不一致。
黄勇认为,GDP增速目标还是要有一个,作为奋斗的期望值,即使不向公众报告,政府心里还是会有一个目标。稳就业的目标也是与GDP相关的,GDP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多少就业是有数据支撑的。只不过现在需要的是有效的GDP,需要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发展。
易小光也表示,GDP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它只是一个衡量指标,问题不在于取消不取消,而在于不能唯GDP。即使取消了GDP指标,用别的指标也会导致“唯”别的指标,所以还是要积极引导综合来看。
他还表示,重庆的目标定在6%以上,可能今年实际增长会更高,但体现的就是不把速度放在首位,继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再下功夫,保持6%以上中高速稳中求进的同时,把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质量放在前面,速度放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