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方两会的陆续召开,江浙沪两省一市披露了2021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上海、江苏为6%以上,浙江为6.5%以上。与此同时,两省一市在如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以及如何推动产业链协同、实现区域内的强链补链的布局上,也更加清晰。
长三角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比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2,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
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部工业门类,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有较强韧性。同时,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
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作出一系列部署。
“十四五”时期,上海提出推动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形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
一个明确的指标是,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此外,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1年要大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开展民用飞机制造、高端医用材料等补链强链行动,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上海持续推进的三大先导产业,“十四五”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
与此同时,上海明确要重点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汽车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消费品产业。这六大重点产业都是上海具备产业比较优势、制造服务交互融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39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倍,新材料增长10.8%,新能源增长8.5%。
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电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品牌服装、先进碳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加快“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固链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根据近日发布的《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江苏省将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目前江苏省已经建立了省领导与30条优势产业链挂钩联系制度,组建了产业强链工作专班。
浙江省省长郑栅洁则提出,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60个以上,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50家以上,加快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浙江省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年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8%以上。
此前安徽省出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意见”,绘制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8大产业链升级路线图、施工图。
“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角度来看,现行的产业体系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有很多的短板要补,这既是近期未来产业发展的聚焦之处,更将是资本投资的重大机会所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说。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汪胜洋表示,上海的产业体系建立比较早,也比较全,其中国有经济的比重比较高。尽管很多企业都经过了调整优化,但无论是汽车、装备、造船、钢铁甚至电子信息产业,大都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外合资留下的底子,这些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存在代差。建议继续优化国资流动平台,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军注意到,过去几年,上海头部企业的顺序发生很大变化,现在市值最大的企业都是互联网、新能源车、集成电路。
长三角产业链协同
各省市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得长三角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获得更大的推动力。
龚正表示,积极发挥G60科创走廊、城市经济协调会、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等跨区域合作平台作用,实施长三角区域备品备件供应商计划,全面提高国产化配套水平,促进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
以G60科创走廊为例,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积极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大飞机项目为例,G60九城市中可以提供零部件的企业有1000多家,现已有200多家实现对接。
2020年9月10日举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专题视频会议上提出,三省一市将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
此前江苏省工信厅发布通知称,贯彻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议定事项要求,在高端纺织、新型电力、软件等产业链开展跨长三角重构对接,制定断链风险点清单,提出解决方案并推动落实。
长三角联合开展的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中,主要做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产业链监测分析,开展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梳理断链风险点,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配套政策建议。二是针对断供风险,加快建立产品备份系统,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四是政府加强支持引导,加强供应链风险预警和应对协调服务。
2020年12月5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上,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表示,具体做法是每个省牵头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些相应的计划加以推进。
芮明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三角产业链的补链固链强链,并不是要求在长三角内部实现产业链的完整性。“现在要问的是,上海以及长三角能够为全国产业链的完整性、竞争力做什么?”
要实现补链固链强链,芮明杰表示,关键在“链主”企业,由于在产业链上拥有主导权,其创新变化会直接带动链上的其他厂商协同创新,最终实现产业链的重构。
“长三角产业链的重构对接,就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链主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来完成。”芮明杰说。
吴政隆明确表示,江苏要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和具有行业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