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的散发疫情牵动着代表委员的心。列席会议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中,底线是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建设,要将其建设成为“上海堡垒”、国家平台和国际中心。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上海公卫中心作为上海公卫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最大程度发挥了其在医疗、科研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去年12月,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开工,结合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的“大疾控”体系逐渐成型。
“硬件能力上来了,如何与软治理形成良好适配、有效协作,为超大城市穿上一件防护服,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情。”朱同玉表示,“经过一年抗疫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我们形成了上海方案,对新冠患者有一套完善的诊断和救治方法;另一方面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更加完善,能够迅速地找到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从而迅速地扑灭散发疫情。”
上海公卫中心已经于去年年底正式成立了“新冠科”、“新冠检验科”和“新冠随访科”,开创了全国首个先例。针对新冠科的最新进展,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正在逐步完善新冠科的建设,最大程度减少院内感染,建立起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机制。”
朱同玉认为,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新冠病毒短期内不会被消灭。它的存在方式更为复杂,除了通过呼吸道外,还可以通过消化道、物品等多渠道传播。此外,不同于普通呼吸道病毒,新冠病毒跨越了四个季节,甚至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因此人们需要做好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思想准备。
针对病毒的变异,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变异病毒株对于疫情防控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挑战,我们现行的方案也完全可以适用,即便病毒出现了变异,救治方案不会有太多不同。”
他同时强调,正在加强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春运人员流动高峰。“我们已经全方位加强应对,提升医疗和检测的力量。”朱同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还专门向一些试剂检测公司进行了解,目前试剂的生产和储备能力都是充分的,也能够覆盖已经发现的新冠变异病毒株。”
针对一些检测方法的假阴性情况,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鼻咽拭子的检测确实会出现假阴性率高的情况,我们也在考虑通过鼻咽拭子加上血清抗体检测,以及粪便的检测,包括肛拭子等新的检测技术作为补充,来提升真阳性率,避免假阴性。”
朱同玉还表示,近期发现一些人员在解除隔离后又检测呈阳性,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潜伏期较长导致的。对此,他说道,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血清检测的方法筛查出来。“如果在血清检测当中发现的IgM阳性,那么说明患者有新近感染的情况,但是核酸检测可能仍然是阴性。”朱同玉表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会考虑适当延长隔离时间。”
在提升检测能力和救治水平的同时,上海公卫中心还非常注重工程方面的创新。为了应对医院床位不够的不时之需,朱同玉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在上海公卫的扩建工程中,他有意安置了一个创新的“折叠式智能方舱停车库”。朱同玉将这个方舱车库比作“沙发床”。
“这是我们的一大创新,已经申请了设计专利。”他自豪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方舱车库平时作为普通的车库使用。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使用时只需把车辆开走,方舱吊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方舱医院了。”
据介绍,这个方舱停车库里面设有空调等基础设备,可以储存口罩、防护服等,一个车库最多可以储备几十万套防护服,预计最快下个月就能落成。朱同玉打算先把它作为公卫中心转运的驾驶员休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