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2020年,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1705张罚单,罚单总额高达2.36亿元,涉及342家保险机构。”这是普华永道统计的保险机构去年被处罚的最新数据。
一家保险中介机构高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加强对保险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险企违规违法的成本,对规范险企合规经营及行业长期发展均是好事。未来,随着人身险公司划归属地监管,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加强。
持续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整体来看,去年银保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主要涉及吊销营业执照、停业、停止办理行政许可、撤销高管任职资格、停止接受新业务、罚款、警告、责令整改等八类,基本囊括各类处罚。
从全年维度来看,财产险、人寿险和中介机构仍然是监管重点关注对象,另外,银保监对于健康险、责任险以及养老险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
从高频罚单内容来看,财险公司前五大违规行为依次为:编制虚假材料;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给予投保人合同以外的利益;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列费用。人身险公司前五大高频违规行为分别为: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材料;欺骗投保人;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财务及业务数据不真实;未按规定使用备案的费率。
总体来看,监管层去年持续对险企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银保监会持续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在2020年颁布了保险相关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共计45份,从年初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年中的《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再到年底重磅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等具体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都反映出其作为监管单位,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
财险公司罚金占比57%
从历年情况来看,银保监会开出的罚单主要针对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去年,财险公司违规行为仍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被罚金额也最多。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及各派出机构的罚单情况来看,2020年,财产险公司累计罚款总金额约1.34亿元,占比57%;同时,数量上,财产险公司也收到年度最多罚单,达714张,占比41.88%。
去年四季度财产险公司罚单数量和金额激增,扭转了原本前三季度处罚稳步下降的良好趋势,说明财产险违法违规现象反弹严重,监管对于财产险乱象的打击力度也随之增加。
实际上,去年四季度车险行业迎来综改,财险公司经营压力骤增,违规违法行为有所抬头。泰康在线副总裁左卫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改后,车险市场保费规模下降千亿元级。对险企来说,这次改革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赔付率上升、费用率下降,改变了车险的成本结构,这就要求险企一是放弃粗放式经营,具有更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对不同风险的客户做到差异化定价,二是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按照罚单的平均金额、罚单数量以及罚款总额来看,财产险违规事件中“编制虚假材料”以及“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两个不法行为出现频率最高,也是监管“围剿”的重点。
从财险公司单次罚金最高的案例来看,《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广东银保监局官网发现,去年某龙头财险公司广东分公司被开出295万元的巨额罚单,被罚原因包括拒不依法履行赔偿保险金义务等。
人身险公司被罚5735万元
去年,人身险公司被罚金额远少于财险公司。根据监管披露的罚单,2020年,43家人寿险公司共收到470张罚单,占全年罚单总量的27.57%,罚款金额合计5734.5万元,占比24.35%,累计罚款金额和罚单数量均低于财产险。
从单个公司的被罚金额来看,某大型人身险公司2020年度累计罚款金额合计964.8万元,罚单数量为92张,其中包含一张由四川监管局开出的90万元大额罚单,被罚原因为存在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以及存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的违法行为。
除人身险公司外,2020年,250家保险中介机构共收到436张罚单,占罚单总量的25.57%;累计罚款金额达3672.12万,占比15.59%。监管针对中介机构的罚单具有“小而散”的特点,即处罚涉及的中介机构众多,但罚单金额较财产险和人寿险稍少。
此外,银保监会披露的罚单数据显示,2020年,除了罚款、警告以及责令改正等处罚决定外,多家险企受到了更为严厉的处罚,包括:2张罚单涉及吊销营业执照;2张罚单涉及停业;1张罚单涉及停止办理行政许可;16张罚单涉及撤销高管任职资格;18张罚单涉及停止接受新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