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产品发行火热 手握重金难言撤退 今年消费继续拉动增长 人民币升值外资再流入 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总额1.68万亿元为社保基金“补血” 国家能源局:制定出台“两个办法” 规范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管理工作 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 中美利差料继续收窄 银保监会将直接监管39家人身保险公司 保险资管行业步入分类监管时代 A类机构将获扶持C、D类机构被关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去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63万亿元 社融规模增量达34.86万亿元 “固收+”频上新 公募多样化做加法 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监管办法》 人身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 52家下放地方 北方信托总经理敲定 江苏信托原80后副总出任 2021年中国仍将担当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 去年前11月财产险公司健康险承保亏损超40亿元 银保监会整治市场乱象让短期健康险健康发展 让退市多一份主动少一份勉强 抗“疫”奏响年度主旋律 2020年新增备案慈善信托规模超4亿元 央行: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 海南累计发布10批103项制度创新案例 专家表示对我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展望不甚乐观 粤开证券:龙头抱团行情大概率得以延续 外资持有国内债券超3万亿元 已连续3年净买入国内股债 “一言不合”就暴跌 比特币“割韭菜”不手软 “涓涓细流”稳预期 MLF操作有看头 方正证券:三因素共推市场大涨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 内外资同台竞技 为中国金融业注入新活力 钛白粉迎新一轮涨价,逾8300万元大单资金火速加仓5只概念股 “硬件钱包”亮相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望拓展 2020信贷社融成绩单出炉 M2增速亮眼 两融余额创5年半新高 专家给出三大理由继续“看涨” 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 增速逐渐回归常态 金融数据亮点纷呈 63家百亿元级私募成绩单:前三甲2020年度收益率超100% 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遴选结果公布 320个项目拟融资2325.4亿元 保险资管发力个人财富市场 5只产品去年收益率超1倍 纸业板块个股仅1只下跌 岳阳林纸等3只个股涨停 有机构称造纸业有望迎来向上行情 1月13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外资持有国内债券超3万亿元 已连续3年净买入国内股债 PayPal全资控股国付宝 短期难撼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地位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 成功破冰开了一个好头 “过山车”行情频现 比特币“泡沫”警报拉响 15万亿元资金规模保险资管将迎来分类监管 C类、D类公司业务可能受限 招商瑞德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正在发行 期货市场诞生30周年 恒生电子助力大宗商品金融交易 39家券商去年“加杠杆”触发信披标准 3家新增借款超上年末净资产100% 民航局:构建完善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 3608.34点 上证指数创逾五年收盘新高 中国农科院粮食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取得新进展 2020年重庆市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十大优秀案例出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上外创设“多语种+党建”模式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疫情防控关口前移 江苏要求中小学校“缺课监测”全覆盖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公私募产品发行火热 手握重金难言撤退

2021-01-13 11:09:23来源:上海证券报

机构抱团股近日波幅明显加大,继1月11日集体调整之后,昨天俨然有风云再起之势。

与此同时,公私募基金发行依旧火爆,上周私募管理人共备案产品345只,今年以来有超3000亿元资金涌入新发公募产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春季躁动行情的资金面比往常更为宽裕,行情波动率也会加大。随着新增资金不断涌入,优质标的调整或成为公私募建仓良机。

星石投资分析称,当前机构化趋势不断强化,大量资金借基入市,基本面较好的头部白马股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尽管市场上对于机构抱团行情能否持续的讨论愈发热烈,但资金借基入市的热情却持续升温。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上周(1月4日至1月8日)共有246家证券私募管理人共备案产品345只。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百亿级私募备案热情高涨,宁波幻方量化、灵均投资、九坤投资新年首周分别备案了13只、11只、8只新产品。此外,彤源投资、淡水泉等私募上周备案产品数量也均在5只及以上。

公募发行也颇为火爆。截至1月11日,今年以来超3000亿元资金涌入新发公募产品。

“今年的基金发行热其实是去年四季度的延续,且A股开门红及机构抱团行情的极致演绎,导致借基入市资金明显增多,目前来看,后续新资金涌入趋势很难降温。”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

面对源源不断的“弹药”,以及波动幅度加大的机构抱团板块,多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重金在手,当前撤离不太可能,只能把握跌下来的机会,并加大研究广度和深度。”

星石投资认为,当前一些个股上涨速度的确较快,性价比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机会减少。对于一些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公司来说,其成长性能够化解估值压力。此外,还有一些优秀公司不断涌现并加入核心资产梯队中,这类公司更具投资性价比。

“以往私募可能由于仓位调整的灵活性,与公募策略差异较大,但现在头部私募普遍维持高仓位,看好的优质标的也有些趋同,因此机构抱团行情或许仍将持续,但抱团板块有可能变化,个人投资者也要做好部分龙头标的阶段性调整的准备。”上述私募研究员直言。

少数派投资也表示,长期来看,中国最好的“财富锚”正在逐步从房地产转向股市,机构抱团大市值公司的行情大概率还将延续,但抱团的行业、板块有可能变化,低估值蓝筹股或成为后续行情演变下资金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