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美国之际,美国2020年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却创下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之最。这股IPO狂潮除了让早期投资者大赚特赚,也给予了发行新股的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们更多在股权上的优势。
但从此前Wework上市的例子来看,创始人绝对控股对企业上市及此后股票走势的影响未必有利,是否应让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采取双重股权结构上市令市场争议不断。
越来越多科技企业上市采取双股权制度
十多年前,仅有少数明星初创企业能够采取企业创始人或领导层比其他股东拥有更多投票权的双重股权结构(Dual-Class Share Structure),比如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等。
而在2020年,由于美国IPO市场的火爆,许多新上市的热门科技企业上市首日的表现处于20年来之最,从而使得投资者情绪发生了变化,更能接受企业创始人通过同股不同权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比如,爱彼迎(Airbnb)、Door-Dash、帕兰蒂尔科技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和其他一系列上市的企业均采用了双股权制度,使得这种创始人绝对控股从少数企业的“特权”近乎成为常态。
佛罗里达大学教授、IPO专家里特(Jay Ritter)编制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市的41家科技公司中,有41.5%的公司采取了双重股权结构。这一比例仅略低于2017年创历史纪录的43.3%,远高于1980年以来的平均值7.2%。
2020年12月上市的科技企业中这一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人工智能公司C3.ai的创始人的每股拥有50票的投票权,而标准的情况则是,每股拥有10票投票权;电子商务网站Wish的母公司上市时,其创始人每股也拥有20票的投票权;DoorDash提交给美国证监会(SEC)的证券文件显示,其三位联合创始人控制着公司75%的投票权,创始人所持的一份股权拥有20票的投票权,而在上一轮融资中,其每股投票权还仅为1票;爱彼迎的联合创始人控制了43%的投票权,每股投票权在近几个月升至20票,且随着早期投资者出售自己的高投票权,这一比例预计还会继续增长;帕兰蒂尔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也控制着企业49.99%的投票权,其中一位创始人仅需持有0.5%的股份就可以对企业实施控制。
创始人绝对控股引争议
虽然这一情况越来越普遍,但对于这些科技企业创始人持有高投票权的股票,一些市场人士还是表示了担忧。他们提到了WeWork IPO失败的案例。
一年前,WeWork的联合创始人亚当•纽曼(Adam Neumann)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权叠加潜在投资者背其管理风格和企业的不断亏损有所顾虑,最终导致WeWork原计划的IPO无果而终。
正是这场备受瞩目的IPO失败让硅谷的许多投资者质疑,在企业发展早期就授予创始人如此大的控制权是否明智。他们担心,曾经为少数杰出CEO及企业保留的结构设计被过于广泛地、不加区别地使用的后果。例如,在至今为止上市的大型初创企业中,依旧仅有很少数每年能够获得利润而非亏损。
Value-Edge Advisors的副主席、长期倡导股东权益的米诺(Nell Minow)表示,这些科技初创企业上市时所推行的创始人控制与美国其他企业这些年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近几十年来普遍的情况是,美国企业的股东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发言权。
包括机构投资者委员会(Council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在内的一些股东团体也反对这一做法,因为创始人绝对控股妨碍了股东对企业领导层进行问责。
此外,一些质疑创始人获得极大控制权的投资者还指出,许多类似标普500指数这样的大型股指均不允许采取双重股权制度的企业上市。
而创始人控制的支持者则认为,这一设计能够给一些有远见的首席执行官(CEO)提供试验空间,令其能够适当承担一些华尔街可能并不欣赏的风险。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爱彼迎和DoorDash的董事会成员Alfred Lin在1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企业的CEO们已经证明,经过多年的扩张,他们(对企业运作)是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