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限塑令落地:企业转产缺材料,聚乳酸相关企业仅200家 这样做AMC类信贷业务不行!最高院判华融虚假不良转让合同无效 国合会专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最终覆盖八个行业 世行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4%,中国7.9% 特朗普下令禁止与8个中国APP进行交易,专家:为下一任政府多制造些新障碍 争夺国家中心城市,哪些省会城市更有竞争力? 联手三星与SK 现代汽车新增电池供应商 除了换壳“沃尔沃”之外 星瑞还有哪些标签? 全球最大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落户上海静安 2021首波寒潮有多冷?太阳仿佛冰箱里的灯……这些举措暖人心 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公权力之剑的意义 非洲自贸区正式实施 外交部:热烈祝贺 非洲经济一体化又一里程碑 北京西城相关部门约谈西单商圈疫情防控不到位企业 石家庄发布社区防控措施:非本小区人员严控出入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批驳加媒借疫情对华抹黑攻击言论 陕西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河北南宫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 活动轨迹公布 王毅:非洲是国际合作大舞台,不是大国博弈竞技场 王毅:中尼达成七点重要共识 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全部建成运行 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部成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附名单) “农民辛苦一年,野猪一夜毁完” 如何防御及补偿? 因疫情防控,河北境内多条高速禁止上道、劝返车辆 王毅同尼日利亚外长会谈:中方愿同尼方共同规划下个50年发展蓝图 水引来、路修通, 干旱山区里的布楞沟村披绿装 辽宁:容许天平有误差还是天平人为要倾斜 失眠新选择—安定儿治疗仪 1月6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贵州茅台等95只个股创历史新高 强势股显现五大特征 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深植科技创新基因 为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银保监管“放管服”动作大 董监高任职资格考试下月取消 银保监会:适度有序推进 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2021年银行业获众券商看好 揭秘十大“人气王”配置价值 交通运输部发布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 部分中小公募“掉队” 权益类基金全年“零发行” 银保监会:允许适度有序推进村镇银行兼并重组 从“香饽饽”变“烫手山芋” 民营医院出路在哪? 去年并购重组申请通过率82.76% 专家建议持续优化并购重组机制 去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000亿元 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9家信托公司去年完成增资逾280亿元 注册资本金前十排序再变 军工指数创5年新高!近半数个股实现连涨 私募布局关注三个方向 白酒概念板块大涨3.69% 8只个股获近18亿元大单资金抢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跨入6.4时代 专家提醒外贸企业减少单边押注 十部门发文“力挺” 社区增值服务获政策支持 最严限塑令新年落地实施 谁会成为这场资本盛宴的“座上客”? 互联网存款“刹车” 民营银行负债困局待解 壹账通创配平台与山西汽修协会合作 推动汽车维修行业数据化转型发展 1月6日上市公告重要公告集锦:东方生物预计2020年净利同比大增近18倍 工信部将制定 重点行业碳达峰路线图 证券交易印花税纳入法律规范 专家称有助于维护证券交易行为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最严限塑令落地:企业转产缺材料,聚乳酸相关企业仅200家

2021-01-06 13:11:46来源:第一财经

升级版“限塑令”于新年第一天正式落地。

元旦假期,在上海浦东的一个连锁商店,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曾经的PE塑料袋已经全部由可降解和无纺布购物袋替换,大部分进店的消费者都将物品放进了随身携带的背包中,只有少量顾客由于购买的物件过大而选择购买购物袋。

作为曾经便利的发明,塑料如今却为全球带来了明显的负外部效应,但也因此给生物降解材料带来发展机遇。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生物降解材料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25年中国可生物降解塑料产量将达到400万到600万吨,整个市场规模将近700亿元。

虽然市场可期,但在当下升级版“限塑令”落地初期,塑料企业转型仍面临原材料短缺、涨价等问题。

可降解材料市场可期

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高达8184万吨,全球占比较高,而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仅为52万吨。

事实上,为了减少塑料排放,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早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限塑令”。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新版限塑令指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去年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但是暂不禁止连卷袋、保鲜袋和垃圾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13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出台了实施新版限塑令的措施文件。

比如,2020年2月10日,海南省率先发布了《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这也是新版“限塑令”之后,国内首部针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地方法规。近期,海南省又研究制定了《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提出7个方面21项重点工作任务。

上海在2020年9月印发《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违者将依法进行查处。

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则明确,以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为重点,将分步骤、分领域禁止、限制使用相关塑料制品。

河南省《加快白色污染治理 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行动方案》提到,到2020年底,郑州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奶茶店提供的可降解吸管  金叶子/摄

密集发布的限塑措施让可降解行业看到了发展机遇。

资料显示,环境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生物降解、光降解和化学降解,这三种主要降解过程相互间具有增效、协同和连贯作用。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含“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可降解”,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可降解相关企业近8400家。

近十年来,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年度注册数量与增速呈稳定上涨趋势。截至目前,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2020年新增可降解相关企业近2300家,同比增长38%。地域分布上看,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有近5000家相关企业,占全国近6成,广东省以超670家相关企业位居第二位,安徽省和山东省均有超过300家相关企业。

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主任钟怀宁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限塑政策的强力推进,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市场暂时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但国内企业已在加紧研发、布局及投产生物降解塑料,特别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宣布注资投产的可降解生物项目产能约在450万吨,已完成前期工作的约有100万吨,且聚乳酸行业正在努力突破核心的丙交酯合成技术。因此,国内现有的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可能会短时间不足,但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在3~4年内应该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转型有哪些问题

尽管“限塑令”带来的市场机遇可期,但在目前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塑料企业该如何转型?

有着“塑料之乡”的安徽省安庆桐城,塑料袋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面对升级版“限塑令”,当地企业有不少担忧的地方。

“我们厂每年传统的PE塑料袋产值大约在1000万元。”桐城市一家中小规模的塑料包装企业负责人戴先生告诉记者,公司所在的华东塑料城,有数千家规模不一的塑料企业。

戴先生从事塑料生产行业12年,公司共有17个人,主要生产的是PE材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也是新“限塑令”下重点限制的塑料制品。不过,由于低线城市仍然有大量塑料袋的需求,他们厂目前还在维持PE塑料袋的生产。

“转产是必然的,塑料城的企业都在转产。我们今年(到农历春节)还有一部分原材料没做完,待最后这批原料做完后,就开始转产可降解塑料袋,2021年PE和可降解的比例对半分。” 戴先生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塑料行业入局企业众多,行业利润早已变得微薄,“这行利润率有12%可能就是天花板了,一般来说利润只有7%左右,能维持这个利润已经算是很好了。”

在新一轮“限塑令”下,他最忧心的还是原材料的问题,比如聚乳酸。

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是以玉米、甘蔗等作物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生产而成,也是目前可降解塑料袋、吸管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戴先生告诉记者,聚乳酸原材料一吨售价在1.9万~2.1万元之间,而以前PE材料是八、九千元一吨。“生产聚乳酸塑料袋,不管是设备还是生产环节,和之前做PE塑料袋差别不大,经过磨合产能应该很快能跟上,之后转产压力最大的还是原材料的问题。原材料盘子只有那么大,如果入局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企业一多,有点怕聚乳酸会出现像年初熔喷布涨价的情况。”

他还表示,由于厂里的塑料袋主要是供给奶茶店,不管是PE还是转产可降解塑料袋,营收应该还算过得去,“商场、超市如果都用可降解塑料袋,因为商品的价格较高,消费者还比较能接受,最难熬的是那种小商店和菜市场,商品价格本来就低。”。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营范围含“聚乳酸”,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聚乳酸相关企业近200家。截至目前,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2020年新增聚乳酸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约48家,同比增长近129%。

钟怀宁告诉记者,现阶段看,由于供需关系紧张,目前聚乳酸的价位居高不下,而我国下游的塑料制造业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所以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上游产能扩大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和成本下降,整体行业会逐步进入有序规范的状态。”

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他建议,上游企业可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绿色资源,契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如现在利用秸秆等纤维素(非食品性碳源)来合成可降解生物高分子。而中下游企业,可以做好生物降解材料的品质管控,确保符合生物降解性能要求,并提升产业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另外还可以加强公共教育,促进消费者正确认识和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同时提高可降解材料的高附加值,如开发高性能、可用于精加工的可降解材料。

针对限塑令,各家企业也开始行动。

星巴克中国告诉记者,从2019年4月开始,在部分城市的门店试点停止提供塑料吸管,用直饮杯盖和纸吸管来替代。到2019年年底,星巴克中国门店已经100%完成了塑料吸管的全面替换。每年大约可以减少200吨塑料的使用。

盒马鲜生也对记者表示,在颁布限塑令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西安等门店,盒马自2021年1月1日起,更换为可降解购物袋、环保无纺布袋、纸袋等;一次性吸管和门店使用餐具,也全部更换为可降解材质或者可循环使用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