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监管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实行举报奖励制度 A股开门红冲上3500点,2021年会有多少外资流入? 估值已超百亿 比亚迪半导体加速拆分上市 同比增8.2% 凯迪拉克2020年销量创新高 3.8万指标同池摇号 北京2021年指标配置 大灯家族化?中期改款奥迪A8谍照曝光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总额破千亿 新款AMG E 63 S将于1月6日国内首发 特斯拉Model Y入市遭抢购 低价砍掉SUV高利润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国家发改委: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至96.3% 王毅会见塞浦路斯外长:中塞形成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范例 长三角老年人口约4676.89万 2021年将全面深化“养老合作” 错过象限仪流星雨?还有30多场流星雨等着你! 百年瞬间丨“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 “十三五”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 煤矿直排废水污染河流被提起公益诉讼并受处罚 山西严禁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河北南宫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5人 确诊病例互为同事 我和我的学校,追梦2035 北京明起将有大风降温 风寒效应明显 “一带一路”在疫情挑战中前行 2021年全年发射次数“40+”!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得主谷林:科学家最大成就是思想的延续 上海金融法院适用民法典首案宣判:贷款机构有义务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实际利率 各地IPO大比拼:江浙粤均超60家 京沪募资额遥遥领先 海南自贸港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内外需持续改善 助2020年经济平稳收官 广发基金郑澄然:A股延续结构性行情 看好新能源、科技、新消费 IPO储备项目超3000家 江浙粤等7省市瓜分逾六成蛋糕 新规之下的房贷申请会又难又贵吗 四部委“2021年1号任务”传递重要信号 勾勒“十四五”建设开局之图 商务部:元旦假期全国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6.2%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进入试运营阶段 打造医养结合新样本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征求意见 对标“高水平”构建制度“四梁八柱” 速览!34家公司春节前或披露2020年年报,超八成公司2021年开局惊艳收涨! 重回6.4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亮相 CFETS指数美元权重或将持续下调 打响“十四五”开局发令枪 上海总投资2734亿元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下沉”供应链金融 深耕证券市场——专访华宝信托总经理孔祥清 新年基金发行开门红 多只基金一日售罄 人民币大幅升值 国内家电外贸企业两头受压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 六部门联手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2020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大复盘:股票型发行数量创新高 FOF型平均收益率20.66%领跑 服务与监管并重 勾勒深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一手退市新规一手注册制改革 打造资本市场高质量“出入口” 新年股市大涨 公募基金看好后市 外资加码中国市场有三重信心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出炉 引入人均净利润等 发展质量评价维度指标 券商1月份“金股”最热门标的曝光!逾60亿元大单资金新年首日加仓39只个股 新年第一批爆款 4只基金一日售罄合计募资逾500亿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生态保护监管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实行举报奖励制度

2021-01-05 13:11:15来源:第一财经

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如何,今后还要看当地生态保护监管的关键性指标。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根据4日公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生态环境部已明确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生态保护监管关键指标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明确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加大监管力度,每三年评估试点建设成效。对于组织工作开展不力的、建设成效下降的、发生重特大生态环境事件的地区,给予警告或撤销称号处理。

《意见》提出,实行生态破坏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环境公益诉讼。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监管。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摄影/章轲

近年来,各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工作,严肃查处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侵占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林草局4日发布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但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司有关负责人4日表示,我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生态破坏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大跃进式”造景、违背规律搞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形式主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监管全过程链条有待完善,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亟待提升。

第一财经记者在多个自然保护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自然保护地监管仍然存在“巡护靠腿、执法靠怼”的问题,保护资金和人员投入严重不足。

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人员机构编制、经费来源、执法资格、管理体制是保护区多年来一直难以逾越的“四道坎”。

2018年9月7日,位于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博亚山庄。在当年“绿盾”行动中迅速被拆除。摄影/章轲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此前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杯水车薪”。全国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央财政每年投入仅6亿元,平均每个保护区仅126万元。中央财政每年用于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资金仅200万元,平均每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不到1万元。而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根本没有中央财政投入。一些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保护区连界桩、界牌、管理站、巡护站等设施都没钱建设。

《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与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匹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体系,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建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述负责人介绍,生态保护监管包括构建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评估体系、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等重点任务。

“还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拓宽资金渠道,重点向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倾斜。”这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