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2020年以来,险资在二级市场上扫货、加仓。截至目前,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0次,创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只。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支持下,预计2021年各险企同比例增加权益投资规模。
举牌次数创近五年新高
2020年,险资动作频频。举牌的险资包括华泰资产、中国人寿、太保人寿、太平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泰康人寿、百年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等,大多是龙头险企。
从被举牌上市公司来看,共有13只股票被举牌,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不过,H股较A股更受险资青睐。“举牌的成本是险资考虑的重点,H股频遭举牌可能与H股估值较低有关。同时,险资举牌A股的方式,并非在二级市场买入,而是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的形式,可降低买入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举牌而带来的股价波动。”华西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
从行业类别来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和地产股依旧是险资的最爱。其中,险资今年有6次举牌标的属于金融业,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今年举牌最为积极的则是国寿系(中国人寿和中国人寿集团),一共举牌7次,对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各举牌增持2次。紧随其后的是太保人寿,共举牌4次,其中锦江资本三度到达举牌线,险资增持重仓股趋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场还出现共同举牌的案例。例如,2月24日,太保集团及其旗下的太保产险、太保寿险、安信农险、太保安联健康一同举牌赣锋锂业。举牌后,太保及其子公司合计持股5.16%。9月,阳光城引入战投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泰康系”合计持股13.53%。
为何今年险资积极投资权益资产?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标资产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风险增加的情况下,险企增加权益性资产配置比重成为有效对冲方式。
与此同时,这是应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调整的需要。魏涛认为,IFRS9准则变更、政策引导、险资资产配置需求共同推动举牌潮。保险公司倾向于将股权资产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科目内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则无法影响利润表),在新准则实行前逐步降低股价对利润表的影响,同时选择高分红股票来增厚利润,将持有股票的收益由交易转为股息收入。
注重协同效应
国盛证券团队分析称,近年来险企的举牌行为与2015年-2016年的险资举牌潮有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主体方面,以上市险企或大型险企为主,中小公司极少参与,而2015年-2016年基本为以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的万能险资金为主。
第二,以财务投资为出发点,同时被举牌公司与举牌的险企之间业务协同性更为显著,且举牌港股明显增多。
第三,参与方式更为多样。不仅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举牌,还有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非公开发行等方式获取上市公司股权。
以万达信息为例,从基本面来看,万达信息应该不是险资的“菜”。数据显示,万达信息2019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97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2.45亿元。
但中国人寿和和谐健康今年却先后举牌万达信息,且中国人寿还是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中证君注意到,在中国人寿官网的公司新闻中,有如下一段描述,“中国人寿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以科技为重要支撑,不断提升保险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万达信息在此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至于和谐健康的举牌,万达信息方面也表示,新进股东将新增资源导入和业务协同,合作空间巨大。和谐健康与万达信息可在健康管理、科技金融、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业务协同。
险资明年继续贡献增量资金
日前,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保险资金将上市公司作为重要投资标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各类股票、债券约10万亿元。促进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
华北地区一家中型险企投资总监透露,权益投资方面,明年险资财务性股权投资预计会出现很多新行业、新方向,同时险资通过较大比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而实现长期股权投资的案例预计会逐渐增多。此外,险资对定增的投入预计也会增加。
多位险资人士日前对中证君表示,随着保费增加,2021年各险企预计同比例增加权益投资规模,全年险资权益类投资将增加3000亿元左右。
“假定在保险新规等政策推动下,明年权益资金占险资的比例提升3个百分点至16.2%,考虑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增至23.6万亿元,测算得到2021年险资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约8524亿元。”华西证券表示。
东吴证券称,明年稳定扩张下,假设保险类资产总额达到34.7万亿,乐观、中性、悲观三种假设下分别假设明年综合持股比例11%、10.5%、10%,对应保险资金净流入5697亿元、3964亿元、22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