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市场如何规范,权利如何保障
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确立明年资本市场六方面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这是近年来管理层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一直鼓励的一项工作。因为,数十万亿的居民储蓄,如果能够真正动起来,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对稳定资本市场也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年来资本市场的不稳定,9成左右的股民都是亏钱,居民储蓄的规模可能更大,能够鼓励转化的资金也会更多。因为,就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用于炒股的钱,都是储蓄。或者说,如果不是因为炒股,多数钱都会存放在银行,成为储蓄资金。事实是,他们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的资金,相当一部分都打了水漂了。而打水漂的过程,决不是一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就能说明。更多情况下,是股市的不规范行为,如暗箱操作、内幕交易、信息披露不真实、财务造假、实际控制人抛售等,让普通投资者成为了韭菜,最终不仅没有从股市赚到钱,反而让手中的钱变少了。
这也意味着,鼓励居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首先得从资本市场入手,看资本市场是否成熟,看资本市场行为是否规范,看资本市场能否有效维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特别当出现损害投资者利益行为时,管理层能否帮助投资者维权,司法机关能否及时受理投资者的投诉,并最终严厉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让利益遭受损失的普通投资者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事实也是,对投资来说,最根本的已经不是单一的赚或者赔,而是赚得是否安心、赔得是否服气。很多的赚钱和赔钱,都是让人无法从中找到规律和心得的,都是莫名其妙的。特别是赔钱,明明自己的决策是对的,选择也是对的,可是,就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变得不可思议了。如此一来,投资者也就根本无法通过投资能力的提升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而是完全碰运气。要知道,投资是需要靠能力的,而不是靠运气。即便靠运气,也必须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之上,而不是运气的作用大于能力。恰恰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运气要远优于能力。
如此,要鼓励和促进居民将储蓄转化到投资方面,特别是资本市场投资,先要看一看,资本市场的环境是否适合鼓励居民将储蓄拿出来投资,是否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伤害时,有投诉的通道,有保护的机构,有得到利益维护的机会。因为,这些年来,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太多了,得到保护和赔偿的寥寥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居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不是很恰当。
必须注意的的一个事实是,眼下,虽然居民储蓄的规模很大,但是,居民的担忧也很多,储蓄需要承担的功能也相当大。买房、偿还房贷、孩子上学、看病、赡养老人等,都是需要依靠居民储蓄来解决的。有的居民储蓄,还扮演着养老的功能。如果把这些钱都用于投资股市和其他具有风险的产品,对居民来说,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代价也是太高的。更何况,居民储蓄并没有储蓄规模反映的那么大,减掉负债的居民净储蓄可能要比总储蓄小得多,能够用于投资的就更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鼓励居民将储蓄转化成投资,就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做保障。尤其是资本市场,更要确保市场秩序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规范、上市公司能够对投资者负责、对投机炒作等违规行为能够及时打击、精准打击,对因为不规范行为造成的投资者损失,要有保护的机制和赔偿的手段等,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失,确保投资者只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而不要为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买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切,鼓励居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还是可以的。否则,就不要误导居民了,让他们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地把钱存在银行,享受低而安全的利益,而不是风险远大于利益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