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碳达峰”成了热词。
22日,在中国环境记协举办的第十一期环境茶座上,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在演讲中提及,“国家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共有82个试点省市研究提出达峰目标,其中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达峰的各有18个和42个。”
尽管离2020年终还有一周时间,人们已经开始关心那些承诺2020年实现碳达峰的城市,碳减排情况如何,到年底能否兑现。
不能确定哪天哪个时点达峰
有关“部分城市承诺202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消息最早出自2016年底。当年11月10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马拉喀什会议上,时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谢极曾对媒体表示,“中国已有多个城市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城市碳排放峰值目标,一些城市还承诺于2020年左右达峰。”
2014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宣布,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而那些承诺2020年实现碳达峰的城市,将时间表提前了10年。
在国内诸多城市中,深圳的低碳经济一直发展迅猛。2010年,深圳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名单。深圳的碳排放交易、绿色建筑监管、低碳城建设等在全国起着带头作用。
2012年公布的《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家低碳发展先进城市。
2014年,时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唐杰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和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约合作仪式上表示,“到2020年,深圳GDP仍将保持9-10%的增速,但工业碳排放反而可能达到峰值,不再增加。”
2019年8月,已经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的唐杰牵头完成了《深圳市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达标“三达”研究报告》,该报告预计到2020年,深圳将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
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今年11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介绍,作为全国首个碳交易试点城市,深圳碳排放市场配额累计总成交量5672万吨,总成交额13.5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在全球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居全球城市的前列。深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近10年累计下降近60%。在中国特大城市中,深圳的碳排放水平是最低的,碳排放增长也是最缓慢的。
“深圳就在达峰的路上,我们不能确定哪天哪个时点是达峰,但是深圳在2019-2020年间处在一个稳定达峰区间。”唐杰说。
高碳锁定效应仍是重要障碍
继深圳之后,广州市前些年也表示要在2020年碳排放达峰值。广州市政府办公厅2017年4月出台的《广州市节能降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达到碳排放总量峰值。
目前,广州的碳排放权交易全国领先。截至2020年6月末,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1.54亿吨,总成交金额超过30亿元,全国排名第一。
2016年6月7日至8日,第二届中美气候领导峰会在京召开之际,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也表示,“北京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在2020年达到峰值”。
数据显示,2013-2019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下降幅度超过50%,碳排放强度下降43%。2020年,北京市碳排放总量将达到峰值。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操操向媒体介绍,2011年以来,北京连续6年在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2019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同比下降5.4%,超额两倍完成年度目标。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日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及西南一些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应研究和规划率先达峰,这样才能为全国范围的达峰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有专家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低碳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一份《国家低碳省市试点工作调研与总结报告》称,目前低碳发展理念尚需深化,有的地方低碳发展目标“不给力”,排放峰值研判尚需优化,排放数据基础尚需细化。
该中心一份《推动部分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峰调研分析报告》也称,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长期偏重高碳行业,有些地区的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左右,高碳锁定效应仍是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障碍。
“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不可逆转。”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日前表示,鼓励创新、推动转型的倒逼机制,非但不会阻碍城市发展,反而将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创造新的产业,带动就业,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柴麒敏告诉记者,相关部门正加紧编制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将提出地方达峰主要政策与行动,开展部门和行业达峰行动,部署低碳技术开发和项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