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权益类投资政策“扇动翅膀” 资本市场能收集到多少暖风? 《2020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出炉 聚焦小微金融发展现状 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涨0.19% PD-1价格战提示同质化风险 合资券商加快脚步抢滩中国市场 首家​外资独资券商即将诞生 齐鲁银行首发申请过会 中小银行融资提速 金融机构采集使用个人信息数据正面临严监管 12月11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助力实体经济 年内各类债券发行规模达54.7万亿元 12月1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爱尔眼科拟收购大理华山眼科医院70%股权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东方人寿 股权拍卖谋复业? “刷脸被卖房”警示公共服务要便利更要安全 广东推出“青年安居计划”保障高校应届毕业生住房 建筑业维持高景气装配式产业链受关注 以青春筑梦为异业联盟发展笃定前行 外交部:为了维护国家荣誉与尊严,就做“战狼”又何妨? 辽宁通报“自来水可被点燃”事件处理结果 副区长等13人被追责问责 速冻型冷空气来袭!近20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创新低 提前过三九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创造互利共赢新机遇 中国“极目”卫星上天 全天候“追捕”引力波 中国测量标志损毁率超3成 官方:人为破坏严重 三位量子精密测量研究者同获2020年度“墨子量子奖”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性解决“有学上”问题 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为大学生加压,需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说说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便捷出行那些事儿 商务部:中方将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道 继续推动上诉机构尽早恢复正常运转 中国AI相关论文2019年升至世界第二 3年增长340% 法治社会绝不允许“网络暴力” 外交部:敦促有关外部势力放弃企图通过政治操弄干预香港事务的图谋 疫情下就业市场:从年薪30万到应聘地铁安检员被拒 避免滥用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数量频次超合理范围需付费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5例 其中本土病例6例 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案例:破除婚丧陋习等榜上有名 1339000000000斤! 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四届高官会在北京举行 追逐引力波之光!刚刚,“极目”空间科学卫星发射成功 若孟晚舟能回中国,康明凯、迈克尔可否回加拿大?华春莹:两个案子性质不一样 任秀波:两次测珠峰深感幸运 关键设备均为中国制造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新冠病毒由水貂向人传播机理 中国支持《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 仿生微型机器人跳着“霹雳舞”就卸了货 都市圈、夜经济、高端芯片 多地“十四五”建议出炉 中国粮食生产“十七连丰” 江西建立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图) 蓬佩奥称逾60个国家表示弃用中国5G?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政治操弄,停止炮制涉疆谎言,停止借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新政发布 健全跟踪监管长效机制 在纳米尺度做冰雕,这项绝活儿意义重大 2020“欧洲伙伴”媒体合作云论坛聚焦履行媒体责任团结抗疫 中方:受疫情影响,日本上野动物园大熊猫“香香”可能难以按原计划回中国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险资权益类投资政策“扇动翅膀” 资本市场能收集到多少暖风?

2020-12-11 11:04:25来源:证券日报

张歆

险资权益类投资的分类监管政策使劲“扇动着翅膀”,资本市场能收集到多少“暖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

实际上,该项会议内容是对4个月前银保监会发布的政策的“升维”推动。今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内容包括根据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设置差异化的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笔者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险资分类监管作出部署,重点在于对保险机构发挥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作用进行“顶层引导”,以及提升优质险企对于险资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从而在提升险企发展质量的同时,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首先,“最高至45%”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是对于风控表现优异险企的特别授权,为其加速成长提供更大空间和可能。

目前,险企主要的资金运用渠道包括存款、债券等固收类投资以及权益类投资。由于存款和固收类投资更多的是依靠规模获取收益,因此险企的个性化竞争赛道主要集中于权益类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占上一个季度末总资产(2019年年底)的21.3%,而彼时险企权益类投资的占比上限为30%。也就是说,险企对于权益类投资权限的使用还是比较积极的。

这种积极一方面是源于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另一方面,也在借此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险企自身经营业绩,以及其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其次,资本市场欢迎中长期资金,但必然需要对资金设定“质量门槛”。

在供给非常充分的商品流通市场,只要是善意的资金,其进出的自由度通常较高,因为流通基本上是买卖双方的权利兑现,并不会对市场中其他个体产生比较大的扰动。但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需要对进场资金的质量设限,质量的评价维度包括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运作方式等。

这是因为,一方面,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具体板块相匹配,这一点在散户方面,体现为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中的不同层级对投资经验和资金门槛的设置;对机构而言,虽然门槛不像散户那样直观,但是差异化监管显然明示了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资金的运作期限等具体运作方式也需要适合资本市场。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其行为与资本市场生态可能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并进而可能影响其他资金权利的实现。因此,监管部门一直强调的是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保险资金先天具有长期性,且具有相对低风险下的相对高回报需求,与资本市场“气质匹配”。因此,监管部门愿意给予其中的风控“优等生”以更高的投资权限。

第三,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提升,虽然并不等于“直接入市”增加,但是资本市场越来越有能力从中赢取更多“流量”。

有部分观点认为,险资对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入在整个险资运用余额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中均不突出,如今上限的提升,可能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险资年内投资运用余额20.85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8.53万亿元增长12.52%。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75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2.44万亿元增长12.7%。截至10月末,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为13.19%,较去年年底的13.17%小幅上升。此外,从一季度末的数据来看,股票、股基及混合型基金余额在权益类投资余额中的合计占比略低于50%。

从上述数据来看,险资好像对于A股投资的主动性略有不足,但实际并非如此。其一,险资大量的权益类投资可以跟随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因为险资对于实体企业的投资可能潜伏于从孵化期到PRE-IPO之间的任何阶段,这部分资金实际上为A股市场培育了优秀的拟上市、拟挂牌公司;其二,即便是暂时没有入市的险资,其考察的投资方向中也必然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而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资本市场,自然有动力和能力吸引更多的险资进驻。

笔者认为,监管部门通过分类监管赋予险资的虽然是投资的权利,但是鉴于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职能、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共同目标,鉴于险企自身的发展诉求,有能力的险企和险资将必然更好地行使权利,而主动变革、主动作为的资本市场有望收集到更多的政策“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