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冲击农作物供应,机构:大宗商品通胀至少于2021年中期缓解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启动,助推绿色投资与贸易 物业管理行业将诞生千亿级巨头公司 目前回调是介入良机∣大咖录 美国史上最大网购日!“网络星期一”销售额达127亿美元丨大事记 新退市规则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多元退市制度促A股优胜劣汰 郑州煤电8天7涨停,净利却暴跌609%,机构逢高抛货落袋为安 伊朗将领再遭暗杀,拜登执政后的中东局势将走向何方? 民政部部长: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中国太保寿险与上海信托签署“对接信托服务合作协议”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全面启用存款保险标识 “险资入黔”签约金额达631.8亿元 前11个月地方债发行规模达6.26万亿元 专家称充分体现积极财政政策工具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发挥志愿者作用 为老人提供服务 不负组织重托 践行医者使命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 刘洪洲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为濮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濮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引起强烈反响 致敬逆行勇士 礼赞抗疫英雄——濮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侧记 不忘医者初心 听从党的召唤市油田总医院主管护师 宋舒娟 截至11月28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三区三州”脱贫主走生态路 怒江贫困人口50%收入来自林业 国家林草局: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助200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 “十三五”期间森林旅游每年平均游客量15亿人次 年增长率15% 上海地铁禁止手机外放首日:乘客遇外放行为可投诉 工作人员将进行劝阻 当我们期待12月时,我们在期待什么? 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 百余名台胞台属聚浙江台州:“克难精神”不能忘 中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塞思·伯克利:期待与中国进一步扩大合作 驻澳使馆发言人:敦促澳方为改善双边关系采取建设性行动 慎海雄: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和文旅融合发展讲好新时代故事 “马首”回家 成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做巴中农业合作的桥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正式成立 核材料专家李冠兴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别36位两院院士 大湾区新添一大型图书馆 AI赋能智慧服务新模式 内蒙古出新规“约束”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参与矿产资源开发 中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柴达木盆地最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项目圆满完成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 同比增加35万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中国为全球脱贫事业树立榜样 北京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从希腊雅典抵京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揭晓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 新一轮改革开放 年轻人一马当先 满足条件可免14天隔离!中日开启商务人士往来“快捷通道” 晚间公告|11月3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新冠疫苗再传捷报!Moderna涨超20%,A股两类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A股投资者30年变迁:机构话语权提升, 散户持股占比降至30%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 工程机械龙头再签大单丨明日主题前瞻 有望获2.5亿元拆迁补偿款,连亏两年的兆新股份能否自救? 11月以来多省份下调今年财政收入预期,或提高明年增速 直击疫情下的美国“黑五”:线下惨淡、网购完胜!打折力度不如以往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拉尼娜现象冲击农作物供应,机构:大宗商品通胀至少于2021年中期缓解

2020-12-01 18:12:01来源:第一财经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及国内玉米、豆粕等农产品走出了趋势性上涨行情。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大豆、小麦的期货价格已升至6年高位,玉米期货也接近自2019年中期以来的最高纪录。

除生猪周期产能释放等原因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拉尼娜现象严重影响了降水,在供给端影响了农作物供应。

世界气象组织及多国发出气候预测,今年冬季拉尼娜已经形成,并将继续,这将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气温、降水和风暴模式。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讲师李子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统计角度来看,拉尼娜现象或将持续至明年3~4月。

供给减少将进一步推高明年农产品价格。荷兰合作银行全球策略师兼农产品市场主管沃格尔(Stefan Vogel)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小麦、大豆和玉米价格将在明年继续上涨,并成为明年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农产品,预计此轮大宗商品通胀至少要到2021年中期才能缓解。

拉尼娜现象使多国调低粮食收成预期

与厄尔尼诺现象类似,拉尼娜现象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拉尼娜现象导致异常天气,进而使粮食作物减产。与厄尔尼诺现象相比,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更长,对农作物的生长更具破坏性。

由于拉尼娜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美洲多国近日下调了今年粮食收成预期,其中阿根廷下调幅度最大。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最新预测显示,阿根廷今年农作物收成与去年相比将下降,预计大豆产量为4650万吨,低于去年的4960万吨。玉米产量为4700万吨,低于去年的5000万吨。

在近20年出现拉尼娜的年份来看,阿根廷产量受到的冲击也最为明显。在出现拉尼娜的年份,阿根廷粮食产量绝对量下滑900万~1780万吨。

此前,市场研究机构Soybean And Corn Advisor的预测显示,今年南美洲粮食产量或创记录,大豆产量或为1.99亿吨,高于去年的1.9亿吨。玉米产量约为1.661亿吨,高于去年的1.577亿吨。“但是,拉尼娜现象改变了这一切。”该机构研究总监科登尼尔称。

李子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供给影响巨大,原因在于区域降水增加或者减少可以产生洪涝或者干旱,进而影响全球粮食产量。他解释称,在北半球冬季,拉尼娜事件会在南美洲北部低层大气产生一个低压中心,从而造成南美洲北部降水增加。北美洲南部则相反,拉尼娜会在该地区产生高压中心,空气从该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高层大气产生下沉运动抑制降水生成,从而造成该地区降水减少。

李子光表示,拉尼娜也会改变北美洲的西风急流的位置,西风急流位置改变使得北面冷而干燥的空气向南输送,进一步减少北美洲南部地区的水汽含量,使得降水更不容易产生。

如何影响明年农产品价格走势?

2000年后,全球分别在2007、2010年发生了两次强度中等的拉尼娜现象,在此期间,均伴随着内外盘价格的大幅上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数据显示,2007年7月~2008年6月,玉米期货结算价(活跃合约)由350.00涨至757.00美分,CBOT大豆价格由897.60涨至1574.00美分。2010年7月~2011年5月,CBOT玉米价格由383.25涨至747.50美分,CBOT大豆价格由908.00涨至1376.00美分。

多家气象机构预测,拉尼娜现象或将继续延续到明年第一季度。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NOAA CPC)发出拉尼娜预警,认为2020年冬季发生拉尼娜的概率为95%,65%的概率持续到2021年春季。

李子光认为,从长期统计角度来看,拉尼娜造成北美洲南部的降水减少会持续到拉尼娜发生次年的4月,南美洲的降水增加会持续到拉尼娜发生次年的3月份。NOAA CPC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显示2021年春季北美洲南部降水会减少,南美洲北部降水会增加。

巴西气象预报机构Somar Meteorologia气象学家奥利维拉表示,未来几个月最需关注,拉尼娜现象将继续导致该国降雨低于平均水平。不过,从12月开始,降水量可能将变得更加规律。

多家投资机构认为,有鉴于此,拉尼娜现象使农产品减产的潜在风险进一步积聚,南美的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将进一步受损,或将继续推高明年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荷兰合作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不仅如此,这还将有利于提振农业从业者的种植热情,并提振农产品贸易的活跃度。

不过,亦有投资机构认为,虽然拉尼娜现象影响了农产品供给,但也有办法减少此种负面影响。Archer-Daniel-Midland公司农业服务和油籽部门总裁莫里斯(Greg Morris)认为,在第一季度中期,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或消退,巴西的农作物收成或将和此前预期一样。

巴西农业大州托格罗索州农民组织Aprosoja负责人加尔文也称:“现在说产量亏损为时尚早。今年的产量可能不如去年,但这也是因为去年的农作物收成创下了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