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2021年中国GDP预期增速8.1% 机构预计明年粗钢需求量将达11亿吨,钢铁价格怎么走? 商务部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澳大利亚葡萄酒年前旺季遭重创 下周关注丨4300亿元逆回购将到期,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银保监会曹宇:金融风险防控全国“一盘棋”,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存款保险标识今起全国启用 精彩视界丨日本首相菅义伟视察航空自卫队基地 阎庆民: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 ,决不允许久拖不退 疫情催化两轮产业:自行车出口爆单,电动车换电、共享业务走热 专家解读《专利法》大修,药品专利成为关注重点 【东博会专访】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东博会为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 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举行 这是我的名片!我是100%纯国产“争气机”! 这些关于新冠肺炎疫苗的事,你必须要知道! 【东博会专访】泰国驻南宁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东博会助力泰国恢复经济 财鑫闻|5倍大牛股官司缠身股价跌6成,道恩股份澄清公告:将起诉中谷塑业 【东博会专访】巴基斯坦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商务参赞穆罕迈德·艾凡:希望巴更多产品通过东博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胜利返航 邢继:“华龙一号”是安全标准最高的核电站 中国深海装备研制从“国产化”走向“国产创” 山西发放17亿余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 惠及逾180万名职工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这些新规将这样温暖你 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深入推进 微纪录 | 大爱跨千年 邢博越及其一致行动人再次增持 ST金花实际控制权或生变局 安靠智电子公司预中标1.79亿元GIL大单 架空线迁改入地需求有望撬动百亿市场 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奖揭晓 证券日报5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专家:所有金融交易都应接受监管 马拉多纳来华往事 他有多离谱 就有多可爱 “医生被家属打骨折”事件后续:打人者被移送检方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夺冠》成最大赢家 为澜湄地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名单揭晓,《夺冠》拿了这些奖 第12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 一中国公民在加蓬遭抢劫身亡,我使馆要求加紧破案 “最炫土味风”刮过,魔性又沙雕!你会买单吗? 海底1万米,你好!——“奋斗者”号标注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 2021年国考今开考:拟招2.57万人 超157万人报名过审 产业强起来 精神富起来——广东潢涌“落后地”变“明星村”的小康之路 直播“带货”、“云端”洽谈……这届东博会不一般! 农业农村部:产业扶贫对贫困户收入增长贡献率达57% 海底1万米,你好!“奋斗者”号标注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 嫦娥五号成功实施“刹车”制动 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郭业洲:新冠肺炎疫情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王毅特殊时刻访日韩,周边外交明晰“近目标”与“远规划” 嫦娥五号成功“刹车”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全程测控 中科院倡议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恪守“科学守门人” 东莞启用国内首个以杨振宁名字命名的教研楼 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CMF报告:2021年中国GDP预期增速8.1%

2020-11-29 13:12:24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报告称,2021年,中国经济宏观参数将全面反弹,全年GDP实际增速或可达到8.1%,并呈现出“总体偏高、逐季回落”的运行态势。

28日,CMF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2021)》(下称《报告》),预计2021年第1季度中国GDP增速将达到11.4%,到第4季度将下滑到5.4%。同时,供需两端将进一步修复,并开始趋于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要高度关注“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全面回复-政策逐步退出-新战略全面启动”的逻辑,另一方面仍需关注“疫情新不确定性、国际政治新不确定性、政策退出风险、战略转换成本”等新问题。

他称,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能够完全常态化,依然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同时,有效需求偏弱依然是明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表象问题。

中国疫后经济复苏距离“正常化增长”还有多远?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0.7%,实现了V型反弹。

不过,刘元春称,目前经济复苏动力在边际上有弱化趋势,或将影响明年经济回归常态化运作。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我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9%,环比增速较二季度的11.7%回落至降2.7%。此外,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下降至0.68%,低于去年同期的环比增速。

“在消费水平还没有回归正常增长之时,消费的边际改善增幅就已经下降到了正常时期之下,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看,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刘元春说。

由于疫情冲击的不对称性以及救助政策的结构性效应,中国经济的复苏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三大产业看,今年三季度,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单季增速分别为3.9%和6.0%,均已超过2019年的平均增速,但第三产业增速仅为4.3%,低于2019年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报告》称,考虑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3.9%,就业人员占比为47.4%,第三产业没有回归正常化就意味着整体经济难以正常化、就业压力难以消弭。

从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来看,《报告》称,疫情导致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发生剧烈调整,整体趋于保守,消费信心不足。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和居民存款逆势大幅增长,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总体投资增速。

《报告》称,债务高企和金融问题滞后导致金融风险上扬。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较去年底提升了25.1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称,未来金融条件收紧,可能引发银行借贷、融资成本上升和呆坏账问题。金融信贷政策的退出需要保持相对平缓的节奏。

宏观参数高涨背后的“经济景气假象”

基于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基数因素,《报告》称,2021年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将全面反弹,但同时应该认识到“经济景气假象”。

刘元春称,今年第4季度和明年第1季度的经济总量增长之所以呈现加速的态势,得益于今年规模化政策效果还有释放空间。“但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将逐步减少,当前各类超常规的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必将在2021年陆续退出。”他称。

从供需角度来看,《报告》称,明年开始供需关系将趋于平衡。在需求端,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上升,消费恢复显著,增速分别将达到9.1%和10.1%。

刘元春认为,2021年,国内有效需求将持续保持低位。《报告》预测,在供求相对平衡和基数因素的作用下,2021年,中国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但由于食品价格的常态化,核心CPI和GDP平减指数较2020年出现小幅上扬,预计CPI增速为1.8%,PPI(生产价格指数)增速为-1.5%。

《报告》认为,2020年很多经济运行的逻辑将在2021年反转地、非对称地得到体现。刘元春指出,由于吸纳就业的主力,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受疫情冲击严重,使得失业率与总体的经济增长稳定关系受到破坏,失业率上扬风险依然很大。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所受的冲击或将滞后体现。

《报告》进一步给出了宏观政策制定方面10条建议,其中包括:

在超常规纾困政策退出方面,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远没有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复苏的核心力量依然来自于超常规的疫情纾困政策,且具有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这决定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不宜大幅度转向,但政策的边际调整必须启动。

在常态化政策制定方面,明年的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为新战略启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显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