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随后在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如今,2020年四季度已经“行程过半”,金融机构让利的完成度如何?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显示,金融管理部门通过深化LPR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实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减少收费等方式,引导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据估算,截至10月末已实现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体现,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截至10月末,1.5万亿元的让利目标已完成83.3%。在今年的11月份、12月份,还剩0.25万亿元的让利目标待完成。
从报告来看,让利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降低贷款利率;二是今年6月份央行创设的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三是直接通过减少收费为实体经济“减负”。这三大举措具体的实施成效如何?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和银保监会给出了答案。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1.25万亿元中,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让利约6250亿元,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个直达工具让利大约2750亿元。
“前三季度,21家全国性银行服务收费减费让利1873亿元,预计银行业今年全年可实现减费让利3600亿元左右。”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已对超过3.7万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21家全国性银行落实小微“两禁两限”政策减免212亿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个人抗疫减免233亿元,主动减免市场调节价服务费用316亿元。
对于当前金融系统为实体经济让利情况,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基本符合序时进度。据其测算,在11月份、12月份,银行每月还需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减负800亿元-1000亿元左右,“减负”规模较之前的9月份和10月份会有所扩大。这意味着为完成全年减负指标,年底前企业一般贷款利率环比还将保持一定下行幅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继续下降。
在今年最后两个月,实现最后0.25万亿元的让利会采取何种举措?昆仑健康资管首席研究员张玮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自让利目标提出以来,人民银行通过综合运用降准、定向降准、MLF、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和两项创新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了市场整体利率稳中有降。对于未来的两个月,预计“价格型”政策工具进一步下调的希望不大,更大几率会看到“直达工具”和银行系统的“减费”继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