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锡股份”)作为锡行业的龙头企业,一直关注沪锡期货的交易情况,并在期货市场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通过期现之间的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影响下,公司运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成效更加显著。
近日,云锡股份市场运营中心研究部副经理李泰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套期保值离不开期货品种的健康运行,锡期货上市以来,形成了主力合约跳跃,不连续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锡产业链客户通过期货规避风险和匹配现货采购销售的难度,随着实施做市商制度后,不连续和流动性较低问题得到了改善,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成效也更加明显。
做市商制度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短期、重大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在流动性危机和恐慌性情绪主导下经历了剧烈动荡及大幅下跌。3月份,锡价一度下跌至主流矿山成本之下,这给产业链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功能则在疫情中凸显。
记者获悉,早在2018年沪锡期货日均持仓量仅维持在2万手-3万手,全年成交量仅在300万手左右,当年全球锡的年产量在34万吨左右,中国锡的年产量在16万吨左右。沪锡活跃月份总持仓量仅占全球年产量的11%,国内年产量的25%,考虑到实际成交,整个行业每年可套保量不足2万吨。沪锡期货合约不连续及不活跃,给锡企业套期保值带来诸多不便。
去年12月份,上期所在锡期货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从而显著提升期货合约价格的连续性,优化缩小合约间的买卖价差,为今年相关锡企的套保避险操作带来了便利。
李泰璋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说,今年3月份在全球锡期货价格快速下跌之际,现货市场上低价惜售不出,锡期现基差一度在5000元/吨-9000元/吨之间。公司经营面临困难,原料端由期现价差带来成本倒挂、原料采购困难、原料采购成本偏高的问题;公司判断,虽然今年受疫情冲击、全球流动性危机、恐慌性资产抛售等问题影响,但全球各国目前已出现多种对冲政策,未来若疫情缓和,定价势将开始修复,消费将开始回暖,供需端也将开始恢复,锡价将出现恢复性回升。
“除了传统的卖出保值以外,公司积极为锡材、锡化工深加工企业进行一定数量的买入保值,提前锁定远期采购价格,降低原料采购风险,以应对疫情危机,并在沪锡2006合约、2007合约、2008合约成功实现买入交割,提前锁定远期低价采购价格。”李泰璋表示,而在做市商制度推出以前,连续合约难以实现有效套保和交割。
李泰璋认为,伴随着上期所有色金属期货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有色金属市场实现了健康发展,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在为有色行业带来改变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改善,做市商制度的推行让期货为实体产业服务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善用、活用期货工具是今年实体企业抗“疫”攻坚、降本增效取得成效的关键。
适时推出更多做市交易
记者了解到,作为成熟市场的一项重要交易制度,近年来,国内期货市场在多个期货、期权品种上陆续引入做市交易机制。做市商作为专业能力强、风险承受度高、资金实力强的群体,通过履行报价义务为标的合约提供流动性,能够缩窄买卖价差,提升标的合约交易活跃度,有效促进品种功能发挥。
上期所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进一步扩大做市成效,做市品种逐步向其他不连续品种扩展。截止目前,推出了镍、原油、黄金、白银等13个品种期货做市交易,有效改善合约连续性问题。同时,在铜、天然橡胶、黄金、铝、锌5个期权品种上市同步引入做市交易机制,为期权品种平稳运行的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下一步,交易所还将在做市业务上着手几方面工作,例如建章立制、规范做市业务开展,优化方案和不断提升做市成效等。”上期所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还会持续完善配套措施,不断做精、做细现有品种。如建立不活跃合约交易成本调节机制,加强市场宣传,调整黄金品种最小变动价位、优化期货交割流程等,进一步提升不活跃合约的市场吸引力,促进合约连续性提升。
与此同时,还将扩大做市业务成效,适时推出更多品种的期货、期权做市交易;不断优化做市业务机制,持续提升做市成效;继续改善期货做市品种合约连续性,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做好做市商的培育、监督管理工作,助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做市队伍。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