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且引起社区传播的风险更大。人群中无症状感染率及其传染性到底如何,此前尚未有一个确定的数据。近日,一篇研究文章给出了这方面的初步答案。
11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李立明等预发表文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进展》。文章提到,今年4月(14日)在武汉、湖北(除武汉)及其他6省/直辖市社区人群中开展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发现,上述各地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3%、0.44%和 < 0.1%。
4月14日,武汉启动了1.1万人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任此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队长、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钢强曾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次流行病学调查,是为了调查清楚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无症状感染率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以及免疫现状如何,以为新冠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项目负责人Michael Ryan在10月5日WHO执行委员会上曾通报,当时全球人口中约有10%可能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是报告确诊病例数的20倍之多。
“基于全球目前研究成果的综述表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效力仍未可知,因此,通过重点分析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可能传播风险,从而在当前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指导下,尽可能识别本地无症状感染者和传播高风险人群,可为未来的疫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将有助于更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一位流行性传染病学专家表示。
正是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所具有的传染性,越能尽早发现人群中的无症状感染者,越能遏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有模型估计,在参数设置感染无限制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将在3~4 天内发现这一情况,进而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若不开展无症状检测,则发现时间会延迟8~12 天。在这样长时间的延迟之后,流行率可能已经增加了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