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0家持牌消金机构25位董监高变动 家族信托资产配置新风向:TOF产品成重要补充 数字化展业模式显现 银行四季度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将超万亿 三季度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稳中略降 如何应对退休延迟 要不要买份商业养老保险“备份”? 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 银行密集“划出红线” 11月20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巨化股份三度爽约问询函 重组卡壳或因收购资产太赚钱? 微众银行是如何服务小微企业的? 郭树清:推动金融双向开放 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 西部证券A股定增申请获证监会核准 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降至8666款 年前压降任务持续推进 哈尔滨楼市均价过万元库存高企 部分房企卖房单价立降2000元 头部券商薪酬机制调整悄然进行 下半年超1000位保代“上岗” 国际铜期货上市 “双合约”模式运行 必看!券商密集发布2021年投资策略报告:A股或有两大“牛途” 是长牛还是结构牛 62家百亿元级私募年内业绩分化严重 凯丰和永安国富止步前40名 市场监管总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有两种决定形式 广东省发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计划” 发挥其“稳链”“强链”引领作用 南粤银行董事长蒋丹:加快数字化转型 探索中小银行特色化经营之道 司法部: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体验到“门好进、脸好看、事情好办” 1.74亿户投资者“驻场”A股“ 流量担当”需匹配结构优化 博时基金获联合国PRI全球最高等级评定 承保又亏!产险经营“拐点”在哪? 成品油零售价遇年内第五次上调 后期上调预期仍存 盈利难!银行网点年内关停2762家 线下“瘦身”线上加速业务转型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抓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落实落地 讯飞配音,十四连冠的配音软件,你也可以即刻拥有! 幸福生活“就业”造!就业扶贫高质量交卷啦 新冠患者从柬埔寨逃回贵阳,整个小区都封了?谣言! 车检新规今起实施:10年内仅检2次,超1.7亿私家车主受惠 通讯:中欧“空中丝绸之路”“飞”出新天地 央视财经评论丨用亚洲智慧破解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难题 国内首款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启动 “冒名顶替上大学”拟入刑 专家吁深挖彻查违规操作 新疆喀什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国家医保局:职工大病患者符合条件将纳入救助范围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嫦娥五号即将升空,中国要去月球“挖土”啦 新华时评:耕地主要是种粮食的 第24届全国发明展开幕 2050个发明项目参展 多项交管“放管服”措施今起实施 天津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 感染者行动轨迹公布 北斗导航系统 充满中国智慧的自主创新之路 全球多地连线 第三届空间大会推动各方务实合作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 五年就业扶贫成效显著(权威发布) 西安与济南、郑州等沿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实现商事登记“跨省通办” 诚信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降价不降质!集中采购心脏支架均价降至700元左右 兼职外卖员送餐中逆行撞伤人,谁来担责?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年内10家持牌消金机构25位董监高变动

2020-11-20 11:06:31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冰

今年以来,持牌消金机构董监高变动频繁。

近日,据上海银保监局发布批复显示,核准朱强标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而这已是今年以来,中银消费金融第5次董监高变动的消息。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中银消费金融董监高频繁变动并非个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10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25名董监高等高管变动调整。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加大了消费金融行业洗牌力度,也为消金公司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消金公司董监高的变动可以视为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战略调整和布局的体现。今年以来,大量巨头的积极涌入,也会让持牌消金机构居安思危谨防后来者居上。”

年内中银消费金融董监高变动5次

资料显示,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6月,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中国银行旗下的综合经营公司,也是上海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15.1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公告,已是今年以来,中银消费金融第5次董监高等高管变动消息。

具体来看,今年4月份,上海监管局批准中银消费金融杜雷雷董事任职资格;7月3日,李正茂副总经理任职资格获批;7月7日,田红艳任职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资格获批;8月份,刘纲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得到核准;11月份,核准朱强标中银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截至目前,中银消费金融已有5次董监高变动调整。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董监高变动是机构锐意进取、谋求发展的一种常态,但是否频繁变动取决于公司战略发展的稳定性,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后,高管频繁变动的状况或将有所缓解,另外,业绩方面也可能是董监高调整的原因。”

根据目前中银消费金融业绩来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为312.17亿元,总负债为231.75亿元,营业收入21.3亿元,净利润1.01亿元。

苏筱芮认为:“消费金融行业已迈入变革期,头部机构分化明显,中小机构潜力凸显的同时,后来者也不容小觑。在此背景下,持牌消金董监高频繁变动,也是消金机构居安思危、顺应潮流的体现。引进新型管理人才,有利于借助人才经验为机构提供专业力量,激发公司内部变革。”

10家持牌消金机构董监高变动

根据中银协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截至2020年6月末,消费金融公司已发展到26家,注册资本433.4亿元,资产规模4861.5亿元,贷款余额4686.1亿元,服务客户数1.4亿人。

值得关注的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董监高变动似乎已成为近两年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常态。当一个赛道上的公司管理层中担任重要职务、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等高管人员频繁发生变动,显然与行业的竞争与变化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各地监管局官方批复信息进行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家持牌消金机构的近25位董监高发生变动,涉及机构分别有哈银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河北幸福消费金融。

而在2019年,据亿欧金融统计,有19家持牌消金机构董监高发生变动。其中各别几家消费金融机构高管变动频繁。

纵观整个行业,目前的持牌消金领域,一边是董监高的频繁变动,一边则是大批巨头进入。

4月份,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批复;5月29日,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关于小米消费金融的开业批复,5月30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挂牌开业;8月份,光大银行旗下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开业等等。

陈文指出:“从新的巨头涌入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人事变动上看,无论变动高管来自银行或是出自其他消金机构,新上任的高管人员均具有相当丰富的从业经验。这也说明当下消费金融公司调整组织人才,进行积极备战的氛围越来越浓。”

陈文进一步表示:“目前消费金融行业仍处在成长摸索期,各家机构的消费金融模式仍在打磨中。机构需要寻找与之相契合的高管和团队,若机构本身的基因与高管人才的契合度不够,往往容易造成频繁的人员变动。”他建议:“在做好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稳定高管团队,从而让正确的公司战略能够有效落地。否则,可能会因为频繁的人事变动,错过行业发展的红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