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前年亏损1亿多,改制后一年盈利几千万。我们已经能够养活自己。”兖矿新里程总医院院长张传军日前对第一财经表示。
作为剥离企业医院改革的参与者,兖矿新里程总医院,也就是原兖州矿务局中心医院,断奶“后的谋生之法,是国企医院剥离母体后发展的关键。
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剥离企业医院的进程远比预期的更加艰难和缓慢,企业医院的剥离大限从原定的2018年年底延后到2021年,增加了三年“缓冲期”。但四条剥离之路依旧不变:关闭撤销;移交地方政府,纳入公立医疗体系;接受社会资本的重组改制;在以健康为主业的国有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
改头换面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成立于1972年,是山东能源集团(前身为“兖矿集团”)的辅业单位,也是山东省邹城市唯一的三甲医院,拥有2个院区、8家分院和9个社区卫生机构,总计床位近2500张。
“改制前虽然规模有,下面有很多分院和社区,但是亏损厉害,每年都要亏损1个多亿。”张传军表示。
每年亏损1个多亿的担子落在了其所依附的母体兖矿集团身上。
201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134号文),明确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分类处理,分类施策,深化改革,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企业办医疗机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
2018年4月20日,原兖州矿务局中心医院与新里程医院集团签约,正式宣告“断奶”,隔断企业的对医院的供给。
“能够迅速让医院扭亏为盈的改革,主要是院区重塑和管理体制改革,过去的跑冒滴漏太多,大锅饭严重。我们先是统一了思想,再注入了灵活的机制,让企业起死回生。”张传军表示。
签约后的兖州新里程总医院,启动了院区重塑、人才选聘、绩效改革、流程优化、供应链整合提升等,既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又从经营层面着手解决医院的人、财、设备、信息和各院区协同发展的问题。
“院区重塑后,我们布局了从一级到三级医院健康全覆盖,防控治康养的战略。因为我们本来是个内生型的三级诊疗体系,有非常好的资源。” 张传军表示。
新里程医院集团首席执行官林杨林表示,兖矿总医院这样的集团化医院,本身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三级诊疗体系,它的本部是三甲医院,7家分院分布在不同区域,还有14家基层医疗机构。合作以后,兖矿总医院的三甲医院将继续强化其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教研医学中心优势,二级分院则分别重点发展肿瘤中心、妇儿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身为一级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站,承担起慢病管理和医养结合的职能。所以,成立“院区重塑小组”来引领不同院区,发展不同的特色学科,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以达到不同级别的医院既差异化定位又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兖矿总医院作为集团式医院集群的规模优势。
此外,与众多企业医院改革一样,兖州新里程总医院创新经营模式,合伙人制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对五家分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创新实行合伙人制经营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广大分院社区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涨,业务量快速增长。
全面赋能
虽然同样是联姻嫁娶,但医疗行业有着自己的属性和规律,简单的买卖成就不了医疗机构。
“新里程管理医院的原则是,如果不能帮忙,至少别添乱。过去几年,新里程投资的医院至少能做到真正发挥管理能力,即新里程能为对方提供比较高的附加值,被对方认可后,再发挥一个专业的医院管理者的价值。”作为投资方,林杨林称,如果不能通过投资之后将运营、管理实现提升,来大幅提高这家医院的竞争力,那么这个投资就是无效的。
对于企业医院来讲,过去的运营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生存环境,需要通过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包括绩效改革、人才促进遴选、信息化管理和医院品牌提升,更多给医院赋能。“医院原来发展很好,但在企业里它是个辅业,是个半社会的产物。而医院对于新里程来说是主业,如何带来绩效、人才、信息、品牌化等等的提升,新里程有具体措施。”林杨林表示。
这种赋能是全方位的。改革后,除了对医院进行重新定位,搭建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内生型三级诊疗体系,也给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带来了新的身份——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医院兖矿新里程总医院。
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新里程医院集团董事长吴乐斌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在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医院之后,医院将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管理体系,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将充分运用中国科学院大学平台的医教研资源,积极培养医院学术领军人才、学科业务骨干,推荐优秀的医护人员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职称评定、学术进修和培训,对符合学术标准的主任医师实行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医院双聘。”
这一身份解决不是只是人才问题,更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大健康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医院积极申报国家级研究项目和课题,利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研究所的丰富科研资源,在医院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展医学前沿科学研究,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