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球市场进入震荡期,主要交易市场均表现不佳,虽然10月A股开局较好,后半月经过顽强抵抗后,整月沪指依然收出0.2%的涨幅。与A股表现一般,北上资金也呈现出前买后卖的趋势,前两周均净买入,后两周均净卖出,10月份累计净流入0.23亿元,但11月开局以来,北上资金开始出现连续净流入的态势。
从北上资金自10月底到11月初流入居前的个股方向来看,科技股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净买入居前十的个股中,多只科技股现身,蓝思科技、歌尔股份、均胜电子、京东方A、汇川科技获买入居前。
数据说明:截至11月4日收盘,近7日北向资金净买入居前的个股
一方面外资今日对科技股青睐有加,另一方面,国家接连出台的超重磅文件再次彰显了科技强国的决心。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蓝图。
《建议》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再一次被详细说明。《建议》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议还提出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在市场震荡中,北上资金近日持续流入逻辑是什么?
对此,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三季报、美国大选将尘埃落定,不确定性逐一明朗。导致整体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回暖。他指出,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中国作为抗疫最成功的国家,受疫情冲击最小。国内宏观经济今年可谓是一枝独秀,明年有望继续引领全球。综上所述,A股的投资价值相对来说比较确定,因此吸引了海外投资基金的介入,所以北上资金整体流入比较明显。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A股近期调整已经较充分。A股较低的外资配置比例、金融市场开放提速、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韧劲和潜力决定了外资中长期流入和影响力加大会是趋势,但是外资流入也会受疫情变化、A股和海外市场波动和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等短期因素影响出现波动。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态势比较明显,随着三季报披露、十四五规划、海外疫情和美国大选等风险因素消除或缓解,近期调整较充分的A股市场对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金,具备了更强的吸引力。
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表示:美大选靴子将落地,全球疫情再恶化,我国经济独树一帜。他认为,近期北上资金变化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市场不确定性的落地。美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这一近期最大不确定性压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不久前中美之间摩擦不断,也加剧了外资的担忧。然而在美国大选靴子落地后,两国关系大概率缓和,市场氛围回暖在即。同时,全球疫情再次恶化,我国经济独树一帜,A股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更进一步。具体看,北上资金增配了电气设备、电子和家用电器,这一调仓方向表明其看好顺周期产业链的投资逻辑。这些受益于经济复苏、业绩兑现的龙头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外资金公认的优秀标的。
资本市场上的科技板块机会到底如何,怎么参与?
板块方向似乎已经明确,资本市场上的科技板块机会到底如何,怎么参与?对此,我们还采访了八阳资产、领睿资产、元康久泰等私募机构,他们对于科技的细分方向的机会有不同的思考,也有基金经理提示警惕科技板块产业资金和二级市场资金对股价的态度发生背离。
领睿资产权益投资部:
关注半导体等卡脖子的关键行业
科技进步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此次十四五规划针对科技领域采用单独章节进行阐述,显示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半导体等卡脖子的关键行业,未来值得我们进一步重点研究和关注。
八阳资产投资研究部:
关注光伏、芯片、半导体、国防军工板块
遵循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主线,我们认为以下方向值得重点关注:(1)能源结构优化及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能源的利用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碳排放达峰值后稳中有降,利好光伏、风电、污水治理及固废处理行业。(2)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自我发展:十四五规划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定位到前所未有高度,特别是前期贸易摩擦聚焦的芯片、半导体以及受益于新基建的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等相关产业将获得政策性重点扶植。(3)高确定性、高计划性、高科技含量的国防军工板块:应紧密跟随十四五期间军费支出及军品采购结构调整进行布局,重点可关注航空产业链、无人机、空天信息产业。(4)国家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相关的新冠疫苗和创新药产业链、粮食种植链等。
元康久泰基金经理马迪:
警惕产业资金和市场资金对科技股股价的态度发生背离
一定程度上我们要警惕后面产业资本和二级市场资金对股价的态度发生了背离。举例来说,光伏很好,不过以后扩产后,有能力维持现在的利润率吗?本质还是周期和制造业,现在有的公司减持了,有的公司高位再融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科技股涨了非常多,目前是否还具备一定的进场价值还需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