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底,《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截至10月底已有56单标准化票据(下称“标票”)创设成功,创设规模合计约60.73亿元。标票的成功创设有效推进了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动,为金融支持企业融资增添了新动力。
除了持票企业之外,银行作为持票人也扎堆发行标票。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7月30日至10月底,银行作为原始持票人成功发行了23单标票,占标票产品总体数量的四成;发行规模共计28.86亿元,占总体创设规模的近五成。
从信用主体构成来看,发行标票的以中小型银行居多。具体而言,银行持票人既包括浙商银行、平安银行这类股份行,也包括宁波银行、南京银行、郑州银行这类上市城商行。此外,民营银行中的众邦银行和网商银行也加入发行行列。而更多的是日照银行、临沂银行、柳州银行、江南农商行、桂林银行、华润银行、华兴银行、齐鲁银行、临商银行、北部湾银行、三湘银行这些评级并不高的城商行和农商行。
为何中小银行扎堆发行标票?一位股份制银行票据业务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这呼应了此前央行标票管理办法所表态的“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要求。“此外,原来的银行持有票据只能在银行机构之间进行贴现、转贴现。而通过标票可以扩大票据的流转渠道,即扩大票据市场的认购主体,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均可参与,例如券商等。”
据了解,上述银行作为持票人的标票产品具有规模小、期限短和利率低的特点。各家中小银行的发行规模处于0.5亿元至3.48亿元区间,大多数在1亿元左右;产品期限集中在1年期限以内,大多数产品的期限在9个月以内。
从发行利率看,中小银行发行标票总体融资利率较低,平均参考发行利率为2.99%。华润银行作为持票人发行的“20海通华夏SDN001”利率最低,仅为2.2%;广东华兴银行作为持票人发行的“20海通华兴SDN001”利率最高,为3.30%,二者存托机构均为海通证券。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标票的成功发行为这些中小银行提供了新的变现方式,有助于中小银行盘活票据资产,从而节省出资本和信贷额度空间,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
除了企业和银行,近期还首次出现了证券公司作为原始持票人的产品。10月份有两单标票的持票人为券商——国泰君安银票通2020年度第二期、第三期两期标票产品,持票人为中信证券,基础资产为已贴现银票,收益率分别为2.90%、2.88%。
虽然标票的推出为票据市场提供了新的交易机制,扩大了流通新渠道,但从目前产品的投资者结构看,商业银行仍是主要持有主体,标票投资主体仍需要进一步扩容。
“票据持有人和投资主体如果都是银行机构,意义就不大,实际上也没有直接转贴现方便。很多参与发行标票的中小银行本身信用不是很好,在转贴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银行作为持票人发标票融资,更多还是希望银行以外的投资主体能参与认购。”上述票据业务人士告诉记者。